云在第2個字的詩句
云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溪云自為催詩黑,忙殺條桑窈窕娘。 -- 出自宋·高翥·山行即事二首
- 濃云漠漠雨飛飛,不放東風(fēng)取次吹。 -- 出自宋·高翥·雨中
- 浮云低閣雨,宿靄密藏山。 -- 出自宋·高翥·秋陰
- 江云帶雨涼生竹,野水迎潮暗入籬。 -- 出自宋·高翥·重游無量院
- 山云蒲樹重重合,野水汀蒲日日深。 -- 出自宋·高翥·登九華樓
- 碧云漏日村村雨,紅樹吟風(fēng)葉葉秋。 -- 出自宋·高翥·潛夫約中途遣詩相送至江山無耗寄詩督之
- 水云間,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戲。 -- 出自宋·李珣·漁歌子·楚山青
- 陰云無事,四散自歸山。 -- 出自唐·牛希濟·臨江仙·峭碧參差十二峰
- 春云空有雁歸,珠簾垂。 -- 出自唐·牛希濟·中興樂(即濕羅衣)
- 浮云起高山,悲風(fēng)激深谷。 -- 出自漢·秦嘉·贈婦詩
- 白云山上盡,清風(fēng)松下歇。 -- 出自南北·張融·別詩
- 白云起梁棟,丹霞映栱櫨。 -- 出自唐·孔德紹·登白馬山護明寺
- 和云留睿賞,熏風(fēng)悅圣情。 -- 出自唐·孔德紹·觀太常奏新樂
- 浮云在虛空,隨風(fēng)復(fù)卷舒。 -- 出自唐·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 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溝洫。 -- 出自唐·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 碧云暗雨來,舊原芳色變。 -- 出自唐·儲光羲·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
- 震云靈鼉鼓,照水蛟龍旂。 -- 出自唐·儲光羲·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 高云逐氣浮,厚地隨聲振。 -- 出自唐·儲光羲·猛虎詞
- 濃云連晦朔,菰菜生鄰里。 -- 出自唐·儲光羲·晚霽中園喜赦作
- 浮云開太室,華蓋上明堂。 -- 出自唐·儲光羲·太學(xué)貽張筠
- 浮云歸故嶺,落月還西方。 -- 出自唐·儲光羲·題慎言法師故房
- 北云去吳越,南雁離江漢。 -- 出自唐·儲光羲·貽劉高士別
- 山云拂高棟,天漢入云流。 -- 出自唐·儲光羲·題陸山人樓
- 慶云宿飛棟,嘉樹羅青墀。 -- 出自唐·儲光羲·望幸亭
- 青云方羽翼,畫省比神仙。 -- 出自唐·儲光羲·貽主客呂郎中(即皇太子贊諭)
- 凍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 -- 出自唐·方干·冬日
- 雖云桃葉歌還醉,卻被荷花笑不言。 -- 出自唐·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
- 雖云掛劍來墳上,亦恐藏書在壁中。 -- 出自唐·方干·哭江西處士陳陶
- 孤云戀石尋常住,落絮縈風(fēng)特地飛。 -- 出自唐·方干·鹽官王長官新創(chuàng)瑞隱亭
- 青云應(yīng)有望,白發(fā)未相侵。 -- 出自唐·方干·將謁商州呂郎中,道出楚州,留獻章中丞
- 縱云孤鶴無留滯,定恐煙蘿不放回。 -- 出自唐·方干·因話天臺勝異仍送羅道士
- 倚云孤檜知無朽,掛壁高泉似有聲。 -- 出自唐·方干·觀項信水墨
- 雖云智惠生靈府,要且功夫在筆端。 -- 出自唐·方干·項洙處士畫水墨釣臺
-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 出自唐·方干·寄靈武胡常侍
- 白云曉濕寒山寺,紅葉夜飛明月村。 -- 出自唐·方干·途中言事寄居遠上人
- 雖云竹重先藏路,卻訝巢傾不損枝。 -- 出自唐·方干·雪中寄李知誨判官
- 坐云獨酌杯盤濕,穿竹微吟路徑斜。 -- 出自唐·方干·題懸溜巖隱者居
- 雖云圣代識賢明,自是山河應(yīng)數(shù)生。 -- 出自唐·方干·寄杭州于郎中
- 白云野寺凌晨磬,紅樹孤村遙夜砧。 -- 出自唐·方干·桐廬江閣
-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 出自唐·方干·旅次洋(一作揚)州寓居郝氏林亭
- 風(fēng)云終日如相逐,雨露前程即可知。 -- 出自唐·貫休·贈楊公杜之舅
- 堯云同叆叇,漢祖太驅(qū)馳。 -- 出自唐·貫休·壽春節(jié)進
- 火云不入長松徑,露茗何須白玉杯。 -- 出自唐·貫休·陪馮使君游六首·迎仙閣
- 朔云含凍雨,枯骨放妖光。 -- 出自唐·貫休·古塞上曲七首
- 雖云發(fā)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 -- 出自唐·貫休·陪馮使君游六首·錦沙墩
- 皆云習(xí)鑿齒,未可扣真風(fēng)。 -- 出自唐·貫休·寄廬山大愿和尚
- 唯云吾上祖,見買給孤園。 -- 出自唐·貫休·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
- 五云縹緲羽翼高,世人仰望心空勞。 -- 出自唐·貫休·送楊秀才
- 片云無定所,得力是逢渠。 -- 出自唐·貫休·寄瀾公二首
- 誰云續(xù)僧史,別位著吾師。 -- 出自唐·貫休·經(jīng)普化禪師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