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第14個字的詩句
云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悶即駕乘千歲鶴,閑來高臥九重云。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閑來掉臂入天門,拂袂徐徐撮彩云。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燕子來時,向巫山、朝朝行雨暮行云,有閑時,只恁畫堂高枕。 -- 出自宋·巫山神女·惜奴嬌·瑤闕瓊宮
- 朝看碧溪初騰日,暮對青山淡抹云。 -- 出自宋·陳曄·句
- 又不見長沙洞清畫龍蛇,滿軸煙云翻捻指。 -- 出自宋·華岳·贈陳道人
- 畫橋相送百花春,轉眼孤鴻逐斷云。 -- 出自宋·華岳·寄王士貴
- 見說近來多好況,一書無惜寄云云。 -- 出自宋·華岳·寄王士貴
- 更令此手曾扶日,未必吾冠不切云。 -- 出自宋·張埴·三用韻謝士安
- 長吟莫謝寥寥意,飛過南山自看云。 -- 出自宋·張埴·贈神目劉正卿
- 早知怨別人間世,不下青山老白云。 -- 出自唐·武元衡·重送白將軍
- 逝水不回弦管絕,玉樓迢遞鎖浮云。 -- 出自唐·武元衡·和李丞題李將軍林園
- 芳郊欲別闌干淚,故國難期聚散云。 -- 出自唐·武元衡·路岐重賦
- 不知何處清風夕,擬使張華見陸云。 -- 出自唐·馬異·答盧仝結交詩
- 搜神得句題紅葉,望景長吟對白云。 -- 出自唐·胡杲·七老會詩
- 無以為家那得爾,幸哉有子不徒云。 -- 出自宋·王炎·和至聊述懷二首
- 材如杞梓總堪論,氣壓龍媒定躡云。 -- 出自宋·王炎·和林寶文鹿鳴宴韻
- 月中折桂雖堪喜,馬上看花未足云。 -- 出自宋·王炎·和林寶文鹿鳴宴韻
- 臥龍決起為時君,寂寞匡廬惟白云。 -- 出自唐·楊嗣復·題李處士山居
- 漠漠暝陰籠砌月,盈盈寒翠動湘云。 -- 出自唐·牟融·題陳侯竹亭
- 參差翠縷擺不落,筆頭驚怪黏秋云。 -- 出自唐·張碧·題祖山人池上怪石
- 參差翠縷擺不落,筆頭驚怪粘秋云。 -- 出自唐·張碧·題祖山人池上怪石
- 毒龍銜日天地昏,八纮叆叇生愁云。 -- 出自唐·張碧·鴻溝
- 母龍銜日天地昏,八纮叆叇生愁云。 -- 出自唐·張碧·鴻門
-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云。 -- 出自·薛·敕贈康尚書美人
- 來時玉女裁春服,剪破湘山幾片云。 -- 出自唐·熊孺登·贈侯山人
- 龍韜能致虎符分,萬里霜臺壓瘴云。 -- 出自唐·熊孺登·寄安南馬中丞
- 故人交趾去從軍,應笑狂生揮陣云。 -- 出自唐·熊孺登·送馬判官赴安南
- 洞壑深藏塵外士,冠裳不系嶺頭云。 -- 出自唐·張復·送張無夢歸天臺
- 已知罷秩辭瀧水,相勸移家近岳云。 -- 出自唐·周賀·寄韓司兵
- 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澗忽生平地云。 -- 出自唐·周賀·宿隱靜寺上人
-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云。 -- 出自唐·崔涯·別妻
- 鼓角自嚴寒海月,旌旗不動濕江云。 -- 出自唐·章孝標·贈杭州嚴史君
- 手抬白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 -- 出自唐·章孝標·少年行
- 秋歸未過陽關日,夜魄忽銷陰塞云。 -- 出自唐·劉威·傷曾秀才馬
- 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馬時侵五嶺云。 -- 出自唐·柳珪·送莫仲節狀元歸省
- 一聲疏磬過寒水,半壁危樓隱白云。 -- 出自唐·劉滄·游上方石窟寺
- 人行直路入秦樹,雁截斜陽背塞云。 -- 出自唐·劉滄·秋日登醴泉縣樓
- 應緣神劍飛揚久,水水山山盡是云。 -- 出自唐·汪遵·干將墓
- 早攜書劍離巖谷,莫待蒲輪輾白云。 -- 出自唐·汪遵·招隱
- 尋疑天意喪斯文,故選茅峰寄白云。 -- 出自唐·張賁·酬襲美先見寄倒來韻
- 無端日暮東風起,飄散春空一片云。 -- 出自唐·張賁·悼鶴和襲美
- 又開一軸讀一帙,酒病豁若風驅云。 -- 出自唐·顧云·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杰
- 千官不動旌旗下,日照南山萬樹云。 -- 出自唐·曹唐·三年冬大禮五首
- 翠微呼處生丹障,清凈封中起白云。 -- 出自唐·曹唐·三年冬大禮五首
- 東妃閑著翠霞裙,自領笙歌出五云。 -- 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 細擘桃花逐流水,更無言語倚彤云。 -- 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 月光悄悄笙歌遠,馬影龍聲歸五云。 -- 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 金鞭遙指玉清路,龍影馬嘶歸五云。 -- 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 明朝無路尋歸處,禁樹參差隔紫云。 -- 出自唐·李山甫·送蘄州裴員外
- 上國共知傳大寶,舊交寧復在青云。 -- 出自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