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云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火井秋篁截洞簫,幾腔吹作云南樂。 -- 出自明·孫蕡·云南樂
- 古跡多因潮洗平,遠山忽被云遮斷。 -- 出自明·湯胤勣·水月舫為奚川錢竹深賦
- 天門咫尺到不得,奈此飆摧云翼何。 -- 出自明·陶安·至正戊子下第南歸與同貢黃章仲珍雷燧景陽同
- 兩崖十里蒼簋根,中藏一溪云月髓。 -- 出自明·陶望齡·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門寺以起坐魚鳥間動搖山
- 留我石上煮清茗,松花落地云班班。 -- 出自明·童冀·贈丹厓隱者
- 日華欲動月無輝,殺氣沖天云血色。 -- 出自明·汪德鈞·續催送日鼓謠(鄧侍郎崖山作催送日鼓謠文丞
- 一驄色作葡萄錦,一驄雪尾云為鬃。 -- 出自明·王弼·二馬圖為陳明之題
- 畏途羊腸能折軸,緘書為謝云間鵠。 -- 出自·王偁·長歌行
- 澗戶聊同魚鳥醉,石床常伴云霞眠。 -- 出自·王偁·宿桃溪方翁家贈別
- 我曾九龍山下住,結廬正在云深處。 -- 出自明·王紱·題青山白云圖
- 欲驗朋從何處,請君自上重云。 -- 出自明·王履·初上山時過上方峰逢樵子余問青柯平尚懸幾里
- 中泠盤陀瞬息過,回首浮玉云濤中。 -- 出自明·王行·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 寶刀隴上日初沉,壁觀峰前云正深。 -- 出自明·王志堅·送陳獻甫之云棲
- 東湖萬頃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鄉。 -- 出自明·吳志淳·夏日園中清暑(二首)
- 漁滄之下潭水流,漁滄之上云悠悠。 -- 出自明·伍晏·漁滄廟
- 遙思海上看更好,水氣顥顥云無曇。 -- 出自明·徐賁·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
- 燈光斜照珊瑚枕,香氣空薰云母扉。 -- 出自明·薛蕙·元夕篇
- 石門雙闕入蓬瀛,日日惟看云霧生。 -- 出自明·薛蕙·奉同王浚川海上雜歌(三首)
- 春來照影秦淮水,愛殺江南云母舟。 -- 出自明·薛蕙·皇帝行幸南京歌(六首)
- 咄哉一拍復一嗟,截流勿謂云山遮。 -- 出自明·雪山法師·十拍歌示彬沙彌
- 岳王墓下石如馬,伍相祠前云若旗。 -- 出自明·易恒·錢塘筑城過西湖述懷二首(乙亥八月)
- 子胥廟前江日晡,越王城頭云有無。 -- 出自明·玉芝和尚·吳山秋望呈張侍御
- 漢家飛樓凌紫煙,盤空復道云相連。 -- 出自明·張璨·深宮春日行
- 此中疑有箕山人,蒼旻為棟云為幕。 -- 出自明·張元凱·東覽篇
- 一年一度燕都歸,飛去飛來云不散。 -- 出自明·鄭琰·半生行
- 為君一作畫龍歌,雷風激烈云嵯峨。 -- 出自明·周是修·畫龍歌
- 波靈泣訴海若浪,腥風卷晝云漕漕。 -- 出自明·周玄·揭天謠(九首)
- 云帆縹緲天際來,勢壓滔天云浪摧。 -- 出自明·朱瞻基·瀟湘八景畫·遠浦歸帆
- 孰云仙佩不可攀,洞天芒芒云久鎖。 -- 出自明·邾經·為張藻仲題高文璧畫抱琴圖
- 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繩萬縷云霞光。 -- 出自明·莊昶·端午食賜粽有感
-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 出自唐·李白·把酒問月
- 歸來解劍亭前路,蒼崖半入云濤堆。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并敘)
-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云雨仙。 -- 出自宋·蘇軾·朝云詩(并引)
-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 出自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 出自唐·柳宗元·漁翁
- 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云。 -- 出自宋·晏殊·山亭柳·家住西秦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出自宋·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 下窺半巖花,杯盂琢紅玉,飛云峰畔過,攬之不盈掬。 -- 出自宋·姜夔·昔游詩 其十一
- 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臥閑云。 -- 出自宋·吳文英·江神子/江城子
-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闊。 -- 出自宋·吳文英·暗香疏影·占春壓一
-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 出自宋·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 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戈戟云橫。 -- 出自宋·葉夢得·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作
- 蛇矛丈八常在手,駱馬蕃鞍云錦袍。 -- 出自宋·陳郁·賦薛侯
- 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云飛去。 -- 出自宋·趙以夫·鵲橋仙 富少七夕為友人賦
- 扁舟昨泊,危亭孤嘯,目斷閑云千里。 -- 出自宋·吳潛·鵲橋仙·扁舟昨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