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第10個字的詩句
云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遠(yuǎn)公招隱處,宿我上方云。 -- 出自宋·陳杰·宿東林寺
- 武夷山中有伏龍,鬣卷云雨深重重,化為白須一老翁。 -- 出自宋·陳杰·御風(fēng)行送武夷道人謝疊山
- 白衣?lián)u櫓天難料,雞犬云中帝親召。 -- 出自宋·陳杰·曩從玉泉道人見壽亭侯印大可方二寸并解池龍
- 五湖秋夜月,三島春空云。 -- 出自宋·陳景肅·懷高東溪二首
- 人去留青竹,山空鎖白云。 -- 出自宋·陳俊卿·修史堂
- 道在吾身宇宙寬,朝逾云岫暮云關(guān)。 -- 出自·陳良·自紫極觀過天柱
- 明朝欲盡登臨興,還赴云間羽士期。 -- 出自明·陳蒙·游虞山
- 移床來傍花邊坐,底用云嵐頂上家。 -- 出自宋·陳宓·賦梅堂閑吟
- 六年歸故里,一縷憶晴云。 -- 出自宋·陳宓·掬水錫壺
- 自是天公恨盈缺,故開云月要長圓。 -- 出自宋·陳宓·月巖
- 世間何事真堪羨,月壑云巖臥讀書。 -- 出自宋·陳宓·陪劉學(xué)錄巖壑之游次韻
- 開軒但覺快心眸,百載云煙靄未收。 -- 出自宋·陳宓·謝東園主人惠蔡公草書
- 君今來深谷,無心似孤云。 -- 出自宋·陳宓·贈寒谷道人
- 驂鸞翼翼裊清風(fēng),眼見云霄有路通。 -- 出自宋·陳宓·鳳池橋成余長泰以詩賀次韻謝之
- 須驅(qū)塵世蚊虻暑,喚起云天雕鶚秋。 -- 出自宋·陳宓·潘丈游南寺靈巖天臺回遂呈劉學(xué)錄
- 同看臘底梅筠月,便想云間筍蕨春。 -- 出自宋·陳宓·予宰安溪日景山相訪還山之興浩不可留詩以送
- 經(jīng)旬不見嶙峋面,雨施云行到九州。 -- 出自宋·陳宓·雨晴見山
- 趣超今古沉酣外,句入云煙縹緲間。 -- 出自宋·陳宓·和寄喻景山
- 北山盡環(huán)合,柔崗輕雜云。 -- 出自宋·陳宓·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群仙觀
- 馳心惟魏闕,玉帝捧黃云。 -- 出自宋·陳宓·延平粹廳十詠·擁云
- 草木堅勁雨不凋兮,列云外之羽幢。 -- 出自宋·陳宓·廬山歌
- 秉燭風(fēng)檐費(fèi)遮邏,閉窗云霧巧闚{外門內(nèi)俞}。 -- 出自宋·陳宓·題致爽亭
- 小雨不傷月,西風(fēng)忽破云。 -- 出自宋·陳某·夜歸
- 暗喜蓮峰作近鄰,撥開云霧見師頻。 -- 出自宋·陳摶·喜英公大師掛錫太華
- 屢陪軒騎過橫溪,每想云巖望眼西。 -- 出自宋·陳文蔚·巖叟用前韻相留踐云巖之約和韻以謝
- 清朝坐對升暘谷,萬里云煙在古風(fēng)。 -- 出自宋·陳文蔚·趙湖州東園雜詠和人韻·賓日
- 愛將萬事尋源委,鋤倒云間得秘藏。 -- 出自宋·陳文蔚·趙湖州東園雜詠和人韻·一勺
- 琴書便當(dāng)歸,免使思白云。 -- 出自宋·陳文蔚·五月十二日閑中偶作
- 龍臺日上千峰出,雁塔云生一徑迷。 -- 出自宋·陳襄·和程公辟游宿猿洞二首
- 孝弟揚(yáng)芳累世傳,書齋云鎖碧峰前。 -- 出自宋·陳象輿·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田中水白秧初雨,隴上云黃麥已秋。 -- 出自宋·陳效·行部仙游
- 陸先生事今何在,石室云深無客尋。 -- 出自宋·陳洵直·石室
- 赤松正與董雙成,坐駕云軿窮碧落。 -- 出自宋·陳延齡·恩波橋
- 詰朝云出雨如傾,向晚云歸日逗明。 -- 出自宋·陳巖·云峰
- 龍蟠水底安于命,龍奮云間便自神。 -- 出自宋·陳巖·龍游澗
- 道人見了都無用,付與云鬟霧鬢仙。 -- 出自宋·陳巖·五釵松
- 有人著屐沖云去,但見云從腳下生。 -- 出自宋·陳巖·云外峰
- 溪聲西去疾於雷,山麓云根翠戶開。 -- 出自宋·陳巖·吳氏新城宅
- 恩重冕旒曾召對,情高云鶴卻同歸。 -- 出自宋·陳堯叟·送崇教大師南歸
- 漁歸孤棹月,鶴睡一松云。 -- 出自宋·陳一齋·谿亭次汪桐陽
- 鐵壁嶙峋構(gòu)小亭,瀟然云棟接風(fēng)欞。 -- 出自宋·陳應(yīng)辰·青紫峰亭
- 夜碪寒搗玉,春幾瑩鋪云。 -- 出自宋·陳槱·春膏紙
- 清名寒蜀雪,嘉誦藹南云。 -- 出自宋·陳元晉·挽德慶涂守二首
- 偶然短簿令公喜,上下云龍固其志。 -- 出自宋·陳元晉·上劉計使
- 海中島嶼分諸國,野外云霞萃一川。 -- 出自宋·陳鑄·任公仙臺祠堂
- 歸時定入天臺山,舉首云音一相雇。 -- 出自宋·陳宗道·送戴石屏歸天臺
- 失笑月烏空繞匝,那知云雁不成行。 -- 出自宋·陳宗遠(yuǎn)·傳聞八月十四日唱名
- 橋斷荒村雨,山埋半嶺云。 -- 出自宋·陳宗遠(yuǎn)·過橫遠(yuǎn)途中
- 平生杖履經(jīng)行處,杳在云煙仿佛間。 -- 出自宋·程九萬·銅江
- 春對風(fēng)光秋對月,曉觀云氣夜觀星。 -- 出自宋·程炎子·題如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