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在第8個字的詩句
乃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執政猶股肱,天官乃眉目。 -- 出自宋·洪邁·秀川館聯句
- 日日望飛鳴,洄洑乃至今。 -- 出自宋·李呂·送吳晦叔赴廷試
- 匡廬發源初,絕景乃如許。 -- 出自宋·李呂·溫泉
- 旁有泠泠泉,三漱乃盡吞。 -- 出自宋·劉子翚·夢仙謠
- 風姿雖小殊,氣韻乃酷似。 -- 出自宋·劉子翚·余柑
- 九賓既云集,一士乃鴻翥。 -- 出自宋·劉子翚·云巖竹源二禪俱與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飯于竹
- 劉郎個中人,幽期乃愆素。 -- 出自宋·劉子翚·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蕭屯以詩嘲之再用原韻
- 盈尺信為大,三白乃成瑞。 -- 出自宋·王之道·對雪二首再用前韻
- 誰知久留滯,一旦乃適愿。 -- 出自宋·王之道·九江解舟順風追和張文潛
- 可憐鼠輩殊輕敵,乃敢堂堂捋虎須。 -- 出自宋·王之道·對雪和因老韻
- 作堂於其間,讀書乃其事。 -- 出自宋·王之道·史佐才讀書堂
- 當時波浪從,高談乃其余。 -- 出自宋·王之道·題璋老清閟軒
- 而況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 出自宋·王之道·曾欽道家山圖
- 何為規規事騷雅,乃欲索我章句中。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孫興宗秋懷
- 不辱非暫榮,無禍乃長福。 -- 出自宋·王之道·題李夢發知足齋
- 驅魚驅雀強鸇獺,乃使后世蒙佳聲。 -- 出自宋·王之道·天寶歌和魏定公文次韻
-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 出自宋·王之道·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 如何功名心,一旦乃冰釋。 -- 出自宋·張元干·乙卯秋奉送王周士龍閣自貶所歸鼎州太夫人侍
- 君王醉眼大朦朧,乃謂赤心貯中其中。 -- 出自元·楊維楨·大腹兒
- 明朝此聲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寬者,手持悲篥尋南游。 -- 出自元·楊維楨·篳篥吟
-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 -- 出自元·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 朝發南河隅,夕暮乃北岑。 -- 出自明·李夢陽·贈青石子(二首)
- 倘生羲皇前,所談乃何如。 -- 出自明·林鴻·飲酒
- 持此欲有授,二玄乃其人。 -- 出自明·林鴻·送黃玄之京
- 如朋喚友互答應,乃是氣機使然諾。 -- 出自明·徐渭·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鳴連日臘朔之夜雷電徹
- 開元之唐有張果,乃云生長陶之唐。 -- 出自明·徐渭·四張歌張六丈七十
- 乘流非不住,逝者乃如斯。 -- 出自明·楊基·舟中有感
- 璞玉宜深藏,白雪乃寡和。 -- 出自明·楊基·感懷(十四首)
- 酒人一見皆垂淚,乃是先朝萬歷錢。 -- 出自清·吳嘉紀·一錢行贈林茂之
- 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 -- 出自唐·李顯·幸秦始皇陵
- 類從皆有召,聲應乃無違。 -- 出自唐·蘇颋·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
- 天道寧殊俗,慈仁乃戢兵。 -- 出自唐·薛稷·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 年多既罷汲,無禽乃遂空。 -- 出自唐·鄭世翼·過嚴君平古井
- 皇天要識物,日月乃化生。 -- 出自唐·盧仝·月蝕詩
- 一主刑,二主德,政乃舉。 -- 出自唐·盧仝·月蝕詩
- 河水日東往,河源乃西極。 -- 出自唐·崔融·擬古
- 帝城何郁郁,佳氣乃蔥蔥。 -- 出自唐·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 山中眇然意,此意乃平生。 -- 出自唐·姚系·送陸渾主簿趙宗儒之任
- 五谷非長年,四氣乃靈藥。 -- 出自唐·張彪·神仙
- 佳卉挺芳辰,夭容乃絕倫。 -- 出自唐·孫魴·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 來蘇佇圣德,濡足乃乘干。 -- 出自唐·陸敬·游隋故都
- 寓目雖靈宇,游神乃帝鄉。 -- 出自唐·趙中虛·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芳字
- 周醪忽同醉,牙弦乃共揮。 -- 出自唐·許敬宗·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歸
- 畏盈聊出守,分命乃維良。 -- 出自唐·盧僎·送蘇八給事出牧徐州用芳韻
- 本體無盈虧,清明乃其性。 -- 出自明·王景·古詩(三首)
- 紫泥方受命,黃石乃推賢。 -- 出自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直節豈感激,荒淫乃凄其。 -- 出自唐·李邕·銅雀妓
- 轉知人代事,纓組乃徽束。 -- 出自唐·皇甫曾·遇風雨作(一作權德輿詩)
- 舟車無由徑,巖嶠乃屬天。 -- 出自唐·閻防·晚秋石門禮拜(一作禮佛)
- 從眾非無術,欺孤乃不經。 -- 出自宋·石延年·籌筆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