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 拼音 | 基本解釋 |
---|---|---|
刂 | dāo | 同“刀”,用作部首。也稱“立刀旁”,簡稱“立刀”。 |
刈 | yì | 割(草或谷類):刈除。 |
刊 | kān | 斫,消除,修改:刊誤(亦作“勘誤”)。校(jiào )刊。不刊之論(喻至理名言)。 ◎ 刻:刊石。刊印。刊本。 ◎ 排版印刷:刊行(xíng )。創刊。刊登。刊載。 ◎ 出版物:刊物。報刊。書刊。 |
刋 | qiàn | 切。 |
刉 | jī | 刺殺:“刉一牝羊,獻血。” ◎ 斷切;割。 ◎ 用瓦石磨礪鈍刀。 ◎ 用血涂門。 |
刌 | cǔn | 割;切:同忖。 |
刑 | xíng | 對犯罪的處罰:刑罰。刑法。刑律。刑事。執刑。服刑。 ◎ 特指對犯人的體罰:刑訊。受刑。刑具。 |
劃 | huá,huà,huɑi | 用槳撥水使船行動:劃水。劃船。劃艇。 ◎ 合算,按利益情況計較是否相宜:劃算。 ◎ 用刀或其它東西把物件分開或從物件上面擦過:劃一道口子。 |
創 | chuàng,chuāng | 開始,開始做:創造。創制。首創。開創。創立。創演。創議。 |
列 | liè | 排成一行:羅列。行(háng )列。隊列。列島。 ◎ 名,眾:列位。列強。列傳(zhuàn )。 ◎ 擺出:列舉。 ◎ 安排到某類事務之中:列席。 ◎ 量詞,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車。 ◎ 類:不在此列。 ◎ 姓。 ◎ 古同“烈”,強烈,猛然。 ◎ 古同“裂”,分裂。 |
刏 | jī | 古同“刉”。 |
刔 | jué | 剔。 |
剛 | gāng | 硬,堅強,與“柔”相對:剛強。剛直。剛烈。剛勁(姿態、風格等挺拔有力)。剛健。剛毅。剛決。剛正不阿(ē)。剛愎自用。 ◎ 恰好,恰巧:剛剛(a.恰好;b.才)。剛好。 ◎ 才:剛才。剛來就走。 ◎ 姓。 |
刎 | wěn | 〔刎頸之交〕舊稱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如“卒相與歡,為刎刎刎刎”。 ◎ 抹脖子:自刎。 |
劉 | liú | 姓。 |
刐 | dǎn | 割。 |
刓 | wán | 削。 ◎ 刻;挖刻:刓木為瓢。 ◎ 壞,損壞。 ◎ 圓鈍無棱角的樣子。 ◎ 古地名,在今中國陜西省澄城縣南、大荔縣東北。 |
則 | zé | 模范:以身作則。◎ 規程,制度:規則。總則。原則。細則。◎ 效法:則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關系,就,便:聞過則喜。◎ 表示轉折,卻:今則不然。◎ 表示肯定判斷,乃,是:此則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數字后,列舉原因或理由:一則房子太小,二則參加的人數多。◎ 與“做”相近(中國宋、元、明代小說、戲劇里常用):則甚(做什么)。◎ 量詞,指成文的條數:新聞兩則。 |
刖 | yuè | 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昔卞和獻寶,楚王刖之”。 |
判 | pàn | 區別,分辨,斷定:判明。判辨。判據。判讀(利用已知的視覺信息符號來判斷新獲得的視覺信息的含義)。判斷。 ◎ 分開,截然不同:判然。判若兩人。判若鴻溝。 ◎ 評定:裁判。談判。判卷子。 ◎ 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裁決:判詞。判決。判案。 ◎ 古代官名:通判。判官(中國唐、宋兩代輔助地方長官處理公事的人員,傳說中借指閻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
共找到131個部首為“刂”的漢字,其中包含刂字旁的所有漢字。
點擊要查看的漢字,查詢刂字旁相關漢字的意思。
點擊要查看的漢字,查詢刂字旁相關漢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