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9月2日,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在京舉辦《建立現代公共氣象服務理念》的專題講座,以紀念該中心成立三周年。公眾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段麗主講,公眾氣象室副主任白靜玉主持,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出席。
中國氣象局公眾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段麗就“建立現代公共氣象服務理念”這一主題進行專題講座
“公共氣象服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開展氣象災害預警預報,公共氣象服務內容應該向這方面拓展。”段麗在講座中著重強調了氣象災害預警預報的重要性,她全面介紹了發達國家在氣象災害預警預報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我國的發展現狀,提出要在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基礎上做好氣象災害預警預報。同時,段麗指出,要針對公眾及社會的新需求,改變氣象資訊發布和接受的形式內容,開展和建立現代氣象業務與研究。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認真聆聽講座
針對公共氣象服務具體業務,段麗向大家介紹了中國天氣網、中國興農網、3G手機等三大平臺的定位、服務內容、發展狀況及目標,并就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體系和機制、如何提高公共氣象服務意識進行了思考和探討。
陳振林在講座后表示“受益匪淺,出乎意料之外”,他對專家在公共氣象服務方面所做的深入思考給予認同,肯定了災害性天氣預報往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轉變的思路。對于專家講座中提到的公共氣象服務需要得到觀測、預報等更多信息及相關部門支持,陳振林表示,管理部門今后將會積極協調,更好地推動公共氣象服務事業的發展。
網易、人民網、央視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新聞網、經濟參考報、北京晨報等多家媒體參加了此次講座并就極端天氣為何頻發等熱點問題與專家進行了交流互動。
通過講座,從事氣象相關報道的媒體工作者及從事公共氣象服務的專職人員對公共氣象服務的理念、服務內容、工作機制等有了更多的了解。據白靜玉介紹,此次講座只是三周年紀念活動系列講座的第一講,中心還將陸續舉辦另外4場講座,各部門的首席專家都將獻上精彩的主題報告。舉辦系列講座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展示中心各項業務取得的成果,擴大并提高中心影響力。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于2008年9月16日正式啟動運行,正按照“一年打基礎、二年上臺階、三年大發展”的總體部署,從加強面向公眾的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入手,大力推進科學發展,狠抓業務服務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機制逐步完善,氣象服務領域不斷擴大,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各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