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3月23日電 (劉忠俊 袁飛)連日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受低溫、寒潮及連續降雪天氣影響,致23個鄉(鎮、場)3萬余人受災。其中,尼呷、呷依、俄多瑪、阿日扎等10個鄉鎮災情嚴重。
23日記者從四川省相關部門了解到,四川省、甘孜州已撥付近千萬元人民幣救災物資和資金,幫助災區民眾渡難關,部分被困牧民已安全轉移。
1月下旬以來,受低溫寒潮和地面冷空氣影響,平均海拔4250米的石渠縣境內出現41天的連續降雪天氣,夜間最低氣溫達零下37.2℃,積雪厚度超過15厘米,最深處達70厘米以上,導致當地大量牲畜覓食困難,造成部分牲畜死亡、民眾缺糧,燃料短缺。
石渠縣洛須鎮通往尼呷鎮的路上,雪地里三位牧民騎著馬吃力地行走著。“我們要到山下去尋找新的草場,家里有120頭牦牛,雪災已造成40多頭死亡。”石渠縣尼呷鎮菊母村牧民更交告訴記者。
在災區牧民爾秋的帳篷家里記者看到,鋼爐里正冒著火苗,帳篷里很暖和。“家里有60多頭牦牛被凍死,前幾天政府已送來了口糧和草料等。”爾秋說。
據了解,雪災發生后,石渠動員各級政府、各部門,全力以赴開展抗災救災工作,按照“先保人、后保畜”的原則,組織轉移被困群眾445戶、2289人,救治受傷群眾865人,同時,采取“小移動”和人工補飼等方法,盡一切可能降低和減少牲畜死亡,保證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隨后,四川省、甘孜州派遣工作組也趕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查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救災工作。
目前,來自社會各界的救災物資正運往石渠,災區各項抗災救災工作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