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勝大寒警惕隱形殺手冷輻射
今天,我們迎來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已經到來。而此時,一種潛伏的“冷”,會比普通的寒冷對人體危害更大,這就是“冷輻射”。
小寒勝大寒
小寒這個時節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素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從字面上看似乎這個時期還不是最冷的,因為在小寒后面還有大寒,但在這個時節溫度卻是最低的。俗話說:“冷在三九”,一般說的就是這個時候。
冷輻射——身邊的隱形殺手
何謂冷輻射?我們得先從很容易感受到的熱輻射談起。冬季烤火或使用取暖設備時,人體與火源、熱源并非直接接觸,而是有一段距離,但人們卻感覺到溫暖,這其實就是熱輻射的作用。而相反的是,作為溫度相對較高的人體,在接近諸如墻壁、地面或其他較冷的物體時,熱量會被吸收一部分,往往會有冷風颼颼的感覺,這就是冷輻射造成的。這就是為什么冬天里,有些人在戶外并沒有覺得多冷,反倒在室內越坐越冷的原因。
這種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是相當大的,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出現血液循環障礙,神經肌肉活動緩慢,全身的反應一般為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尿量增多,感覺寒冷。如果原先就患有心腦血管病、胃腸道疾病、關節炎等病變,可能誘發心肌梗死、腦出血、胃出血、關節腫痛等。
預防冷輻射 生活起居是關鍵
床距墻50厘米
有些家庭臥室,床放在房間的正中央。其實這不僅使房間更加美觀,客觀上也起到了預防冷輻射的作用—專家研究表明,床沿距離墻壁50厘米以上,睡覺時可有效防范冷輻射。寒冷時節,因墻體與室內溫差較大、室內濕度較大及人體呼吸等原因,靠近床的墻壁常常會出現潮濕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時可在墻壁前放置木板、草墊或泡沫塑料,以阻斷和減輕冷輻射,從而保護身體免受冷輻射的損害。
出門穿雙厚底鞋
當在凍土、結冰、積雪天氣外出時,也不能長時間在某一地方駐足看風景,而應該保持走動,盡量減輕腳下地面的冷輻射影響。外出時,保暖措施要跟上,宜戴帽子和手套,一定要穿厚底的鞋子,直接阻隔地面對腳的冷輻射。此外,睡覺前最好能用熱水泡腳,然后用力揉搓足心,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解除疲勞、促進睡眠、預防疾病。
少在樓群間散步
冬季嚴寒很多人喜歡就近在小區內的樓群間散步鍛煉,其實,在建筑物密集區過長逗留,也容易無形中受到寒涼的外立墻面的冷輻射影響,因此,最好在陽光充足、相對開闊的場地中鍛煉。
內外兼修 健康過冬
此外,“小寒”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飲食上最好吃些溫熱食物。鯽魚性平味甘,具有和中補虛、溫胃進食的功效,特別是冬季鯽魚肉肥籽多,鯽魚豆腐湯或紅燒鯽魚是簡單又便捷的選擇。(中國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