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稱為臺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臺風。
臺風是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之一,每年都會有七八個臺風侵入我國沿海地區。那么臺風一般都有什么特點呢?臺風的特點是什么呢?
根據近幾年來臺風發生的有關資料表明,臺風發生的規律及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有季節性。臺風(包括熱帶風暴)一般發生在夏秋之間,最早發生在五月初,最遲發生在十一月。
二是臺風中心登陸地點難準確預報。臺風的風向時有變化,常出人預料,臺風中心登陸地點往往與預報相左。
三是臺風具有旋轉性。其登陸時的風向一般先北后南。
四是損毀性嚴重。對不堅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種線路、樹木、海上船只,海上網箱養魚、海邊農作物等破壞性很大。
五是強臺風發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嘯。
六是強臺風發生時,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員傷亡。
中國把進入東經l50度以西、北緯l0度以北、近中心最大風力大于8級的熱帶低壓、按每年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這就是我們從廣播、電視里聽到或看到的“今年第×號臺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
夏季是臺風的高發季節。臺風過后,會平靜一段時間,但不久臺風將會反方向再度橫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