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等級
在我們常看的天氣預報中,主持人常說的大雨、小雨、暴雨,其實都是降水量等級中的一種,那降水量等級到底有多少種呢?
降水根據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為液態降水和固態降水。液態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陣雨、凍雨、陣雨等,固態降水有雪、雹、霰等,還有液態固態混合型降水:如雨夾雪等。
“降水量”是氣象術語,按氣象觀測規范規定,氣象站在有降水的情況下,每隔六小時觀測一次。在氣象上用降水量來區分降水的強度。所以降水量等級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12小時內降水量小于5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過程。
中雨:12小時內降水量5~15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25mm的降雨過程。
大雨:12小時內降水量15~3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25~50mm的降雨過程。
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30~7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50~99.9mm的降雨過程。
大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70~14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0~249.9mm的降雨過程。
特大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大于14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過程。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過程。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mm或積雪深度達3CM的降雪過程。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5.0~10.0mm或積雪深度達5CM的降雪過程。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于10.0mm或積雪深度達8CM的降雪過程。
降水量測量一般是用口徑20厘米的漏斗收集,用專門的雨量計測出降水的毫米數。如果測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則一般將其溶化成水再進行測量。
按降水的性質劃分,降水還可分為:連續性降水、間斷性降水、陣性降水
什么叫連續性降水:雨或雪連續不斷的下,而且比較均勻,強度變化不大,一般下的時間長,范圍廣,降水量往往也比較大。
什么叫間斷性降水:雨或雪時下時停,或強度有明顯變化,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但是這個變化還是比較緩慢的,下的時間有時短有時長。
什么叫陣性降水:雨或冰雹常呈陣性下降,有時也可看到陣雪。其特點是驟降驟停或強度變化很突然,下降速度快,強度大,但往往時間不長,范圍也不大。如果在陣雨的同時還伴有閃電和雷鳴,這便是雷陣雨。
相關查詢:天氣預報查詢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