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七月
公歷兩個節氣的長度平均是30.5日,農歷每月只有29.5日,相差1天。因此,每月的中氣會比上個月晚1-2天。這樣下去,總會有一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沒有中氣的這個月被歷法規定為“閏月”,稱作“閏某月”。今年,閏月在七月后面,就是閏七月。
古代歷法有24個節氣,分節氣和中氣。農歷每月二氣。月初叫節氣,月中后叫中氣,“比如,立春為正月節氣,雨水為正月中氣。”
公歷兩個節氣的長度平均是30.5日,農歷每月只有29.5日,相差1天。因此,每月的中氣會比上個月晚1-2天。這樣下去,總會有一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沒有中氣的這個月被歷法規定為“閏月”,稱作“閏某月”。今年,閏月在七月后面,就是閏七月。
為什么沒有閏正月?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個橢圓,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一年間,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時近時遠。地球離太陽遠時,是公歷6月左右,運動慢,所以兩個中氣的間隔長,最長超過31天。按之前平均30.5天的長度算,月份中沒有中氣的可能性大,閏月可能性就大。所以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機會多。
公歷12月左右,地球運動快,中氣間隔短,最短時只有29天多一點,比農歷一個月還短,所以正月、十一月、臘月這3個月沒有中氣的可能性小。相對,閏月出現機會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