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現象

自然現象是指不在人為作用下產生的表現。它一般是相對于人為現象而言的。自然現象是世界物質存在客觀運動的結果。研究自然現象,可以幫助人類把握世界規律,改善人類行為,促進人類更好的按照規律辦事。
自然現象,顧名思義,是相對于人類社會現象而言的一個概念。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自身運動而自發形成的反應。其主要特點是完全不受人為主觀能動意愿影響。如花開花落,刮風下雨,河水流淌等。正是有這些豐富的自然現象,才會促使人們更好的去認識自然界的內在規律,宇宙奧妙。
自然現象按照產生的機制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類別: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生命現象,地理現象等幾大類。
1。物理現象
物理現象是指物質的形態、大小、結構、性質(如高度,速度、溫度、電磁性質)等的改變而沒有新物質生成的現象。即物理現象是物質沒有發生結構意義上改變的反應。例如,水變成雪。河水變成海洋水。
2?;瘜W現象
化學現象正好是與物理現象相對的一種自然現象。比如鐘乳石的形成就是一種化學現象。是物質在本身結構發生改變的一種反應。它的改變不再是物質原本本身。
3。生物現象
生物現象又可以稱之為生命現象。是自然界最為神秘的一種自然現象。它表現為生命的遺傳,生命的誕生,生命的生長等一系列反應現象。例如,植物種子的發芽,樹木的生長,嬰兒的出生等等。具體而言,生命現象有如下表現:
1)應激現象
應激性是指生物個體對外界刺激發生反應的特性。例如昆蟲的驅光反應,
2)新陳代謝現象
新陳代謝是指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之間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
3)生長與繁殖現象
生物的生長,是指生物把生命所需要的物質吸收到體內,經過一系列轉化后成為其自身的物質,而使生物個體長大的過程。 生物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具有產生后代的能力,即具有繁殖能力。由于任一生物個體有朝一日總要死亡,生物的繁殖保證了種族和生命的延續。
4)遺傳、變異和進化現象
生物進行繁殖時,具有“類生類”現象,如狗生狗、貓生貓。這種親代與子代相似的現象稱為遺傳,它保證了各個物種的相對穩定性。但是,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各個個體之間總會有差異,這種現象稱為變異。生物有了變異,通過自然選擇把有利變異在群體中固定下來而成為新類型,使生物得以進化。
4。地理現象
地理現象就是明顯與地理要素相關的現象總稱。例如火山,地震現象,天氣現象,洪澇干旱現象等等。嚴格意義上來理解,有些地理現象會同時包含物理現象,化學現象和生物現象。這些現象分類之間并無絕然界線。只是主要側重于哪一種現象占優勢。例如,火山爆發,由于特殊的條件反應,可能發生物理變化,改變地貌形態,也可能發生了化學變化,使得某些物質結構在這種強烈條件作用下發生巨大改變,也可能發生生命現象。比如對生命的內在結構產生積極和消極作用,改變生命節律等。1。極光
極光,顧名思義,是指發生在地球南北兩極地區的一種特殊自然現象。
2。乳房云
乳房云也被稱為乳房積云,它是由無數個袋狀下垂云狀結構組合在云層底部,它主要是由冰物質構成,可以沿著任何一個方向沿伸數百英里,然而一些乳房云結構可保持靜止不變10-15分鐘。每當乳房云出現就預示著惡劣天氣的到來,它經常是暴風雨或其他惡劣天氣來襲的前兆。
3。赤潮
赤潮是發生于河口、海洋或淡水水藻水域中快速堆積,從而覆蓋整個海域或海灘,使海水變成血紅色的一種自然現象。
4。0融凝冰柱
融凝冰柱看上去非常像冰矛,主要存在于高山冰川地區。
5。會移動的石頭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泥漿戈壁上有會移動的石頭。甚至重達數百磅的石頭也會自然移動數百米之外。
6。超級氣流柱
超級氣流柱是在強烈暴風雨中持續出現縱深旋轉上升氣流的現象,超級氣流柱席卷某一地區通常會帶來冰雹、或暴風雨,有時還會產生龍卷風。有時超級氣流柱會降落一些巨大的冰雹,該現象可能出現于地球的任何地區,在美國大平原出現的概率較高。
7?;鹧纨埦?
火焰龍卷也被稱為火魔或火旋風,是火焰在某些特殊條件下的罕見現象。一般火焰龍卷多發生于叢林火焰中,垂直旋渦狀火柱形成于特定的氣流和溫度條件下?;鹧纨埦砜尚纬?0-200英尺高,直徑達到10英尺,但僅持續幾分鐘。
8。冰圈
這一奇特的自然現象通常只在非常寒冷的國家或地區出現。緩慢流動的河水可形成緩慢旋轉的漩渦,當水流旋轉時,便形成冰圈。
9。重力波云層
重力波狀的云層產生于上升氣流進入穩定的氣穴(air pocket)。向上的氣流沖量在氣穴中產生連鎖反應,從而形成大氣層中云層的變化,改變云層動態曲線,使云層出現如同重力波一樣的擺動波紋。
10。嗡嗡噪音
嗡嗡的噪音是指人耳無法聽到的持續、擴散性低頻交流噪音的總稱,
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相比,有自己突出的特點:
1??陀^存在性
自然現象是自然界發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例如,地震現象不會認為人類覺得它有害,就會主動消失。
2。變化性
自然現象是世界物質自身不斷運動的結果。正是由于不斷的運動,才會發生層出不窮的自然現象。例如生命的自然成長,種子的逐步發芽等。
3。相對穩定性
自然現象的發生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它們是在物質世界復雜系統下多種自然條件相互作用下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即在臨界狀態上產生改變有一個逐步積累能量或者是信息的過程。而這正是它們又相對穩定的內在依據。例如,火山地震等現象不是時刻在發生。它是地球能量自然釋放的現象。這個現象需要時間去積累。這也就是為什么火山口周圍依然人群密集的原因。比如印度尼西亞地區的人們就是如此,他們會等到火山發泄完畢,又回到火山口下種植莊稼。這表明,人們已經認識到自然現象有相對穩定的一面,從而好好利用這一點。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正是人們認識到了自然現象具有以上特點,為人們大膽研究自然現象所表示的規律提供充足的證據。
在人類不斷接觸自然界的過程中,人們摸索出了很多的認識自然現象,把握自然規律的方法。
一、科學實驗法
科學實驗是自然科學發展中極為重要的活動和研究方法。人們根據需要,把科學實驗分為以下幾種:
定性實驗:判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成分、性質或性能等內容。定性實驗多用于某項探索性實驗的初期階段,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解事物本質特性的方面,它是定量實驗的基礎和前奏。
定量實驗:研究事物的數量關系的實驗。這種實驗主要是采用物理測量方法進行的,定量實驗一般為定性實驗的后續,是為了對事物性質進行深入研究所應該采取的手段。
驗證性實驗:為掌握或檢驗前人或他人的已有成果而重復相應的實驗或驗證某種理論假說所進行的實驗。
結構及成分分析實驗:它是測定物質的化學組分或化合物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空間結構的一種實驗。
對照比較實驗:指把所要研究的對象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似組群。其中一個組群是已經確定其結果的事物,作為對照比較的標準,稱為“對照組”,讓其自然發展。另一組群是未知其奧秘的事物,作為實驗研究對象,稱為實驗組,通過一定的實驗步驟,判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
析因實驗:是指為了由已知的結果去尋求其產生結果的原因而設計和進行的實驗。
判決性實驗:指為驗證科學假設、科學理論和設計方案等是否正確而設計的一種實驗,其目的在于作出最后判決。
二。觀測法
觀測法是人們認識事物,獲得第一手資料的基本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學儀器,對自然現象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很多自然現象都是通過這咱方式獲得結論。例如對星象的觀測,對水文特征的觀測等。
三。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簡而言之,就是用定量的方法對自然現象進行度量,分析,建模等,以達到科學認識自然現象的目的。
四。文獻資料法
通過研究收集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研究。例如哈雷對前輩慧星資料的研究分析與整理就屬于典型的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