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
成語 秋高氣爽
發音 qiū gāo qì shuǎng
釋義 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出處 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示例 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清·梁晉竹《兩般秋雨?隨筆·史閣部書》)
正當秋高氣爽、暑威盡退的時光,若來這里小住,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近義詞 秋色宜人
第一,由于白天碧空萬里,夜晚的天空又無云層遮蓋,地面上的熱量可以自由散放。加上入秋后,日短夜長,白天吸收的太陽熱量,就不夠彌補夜晚散放的熱量,于是地面的溫度就逐漸降低下來,但降低得還不多,因此是始涼未寒,氣溫宜人。
第二,同時,入秋后人們出汗較少,即使出點汗,由于空氣中缺少水分,干而涼的空氣使人身上的汗液很快蒸發掉,身上的衣服有涼爽感,因此給人們以“氣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