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天氣警報
雷暴出現的時間多在下午。夜間因云頂輻射冷卻,使云層內的溫度層結變得不穩定,也可引起雷暴,稱為夜雷暴。
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它必定產生在強烈的積雨云中,因此場伴有強烈的陣雨或暴雨,有時伴有冰雹和龍卷。形成雷暴的積雨云發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云中產生電荷。云中電荷的分布很復雜,但總的說來,云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云的中、下部以負電荷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強烈上升氣流中還有一范圍小的正電區。因此,云的上、下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產生放電,這就是平常所見得閃電現象,放電過程中,閃道中的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沖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當云層很低時,有時可形成云地間放電,這就是雷擊。因此,雷暴是大氣不穩定狀況的產物,是積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種強烈天氣的總稱。雷暴的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單個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過2小時。
我國雷暴是南方多于北方,山區多于平原。多出現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我國南方偶有出現。雷暴出現的時間多在下午。夜間因云頂輻射冷卻,使云層內的溫度層結變得不穩定,也可引起雷暴,稱為夜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