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尺度
部分地區(占總區域的30?60%)
局部地區(小于總區域的30%)
大部地區(大于總區域的60%)
我國北部(秦嶺、淮河以北的我國國土)
我國東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海南)
華南:福建中南部、廣西、廣東、海南
華北:內蒙中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北部、河南北部
江南:江蘇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西南部、福建北部
江淮:長江到淮河之間的區域:蘇皖中部、河南南部
黃淮:黃河到淮河之間的區域:山東南部、河南中南部、蘇皖北部
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
渭水流域:陜西中部、甘肅東南部
漢水流域:陜西南部、湖北的長江以北
西北東部:青海、甘肅、寧夏、陜西
西南東部:云南、貴州、四川
四川盆地:四川東部、重慶
西南地區(四川、重慶、云南、貴州、西藏)
西北地區(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西部、陜西)
云貴高原(云南、貴州的高原部分)
青藏高原東部:青海東南部、川西高原、西藏東部
沿海:靠近海的陸地
副熱帶或亞熱帶:南、北緯度約25?35度間、地理上將其范圍擴大為南、北緯度25?40度一帶。為溫帶與熱帶間的過渡性地帶。
低緯度:南、北緯度約30度至赤道間的緯度帶。全年為熱帶氣團與赤道氣團所控制,溫度終年都高,隨季節的變化并不明顯。信風與熱帶輻合線位于這一緯度帶,降水隨季節的變化則較顯著。低緯度地域廣大,約占全球面積的一半。
中緯度:南、北緯度約30?60度間的緯度帶。高、低緯度的盛行氣團在這一帶相互交迭,氣旋活動頻繁,季節變化明顯。
高緯度:南、北緯度約60度以上地區。全年以極地氣團及北(南)極氣團活動為主。冬季長,夏季短或完全無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