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期
生長期 (growing period,vegetative period) 一年中植物顯著可見的生長期間,稱為生長期。生長期與溫度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一定以上的溫度可繼續生長的期間就成為生長期。通常,日平均氣溫5℃作為界限。
一年中植物顯著可見的生長期間,稱為生長期。生長期與溫度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一定以上的溫度可繼續生長的期間就成為生長期。通常,日平均氣溫5℃作為界限。在干旱地區,水分條件往往決定著生長期的長短。進行正常生活周期所必需的生長期,每因植物種類而異。生長期的長短多決定著植物(尤其是樹木)分布的北限。生長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緯度和 海拔高度也越高。梅樹為180天,蘋果為170天, 桃樹為100天左右。 3 ℃界限溫度: 春季 日平均 氣溫穩定通過3 ℃時,冬小麥、韭菜等農作物開始返青,春小麥開始播種。 秋季日平均氣溫下降到3 ℃以下時,大部分作物停止生長,大秋作物開始變黃。因此,日平均氣溫在3 ℃以上的持續時期可稱為 喜涼作物的生長期。
5 ℃界限溫度:春季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5 ℃時,早春作物開始播種,多數作物和果樹開始恢復生長。秋季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 ℃以下時,作物生長緩慢。因此,日平均氣溫在5 ℃以上的持續時期稱為 植物的生長期。
10 ℃界限溫度:春季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 ℃是各種喜溫作物開始播種和生長的臨界溫度,秋季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0 ℃以下時,喜溫作物生長速度變緩。因此,日平均氣溫大于10 ℃的持續期稱為 喜溫作物的生長期或作物活躍生長期,大于10 ℃ 積溫可用來評價熱量資源對喜溫作物的滿足程度。
15 ℃界限溫度: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5 ℃的 初日是喜溫作物開始積極生長的日期,大部分農作物進入旺盛生長期。秋季日平均氣溫低于15 ℃時,對貪青作物灌漿和成熟都不利。故日平均氣溫大于15 ℃的持續時期稱為 喜溫作物的活躍生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