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綱 字文紀(108—143),東漢犍為郡武陽(今彭山)人。
張綱少時勤奮好學,對經學有一定研究。他雖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紉绔息氣,很注意氣節(jié)方面的修養(yǎng)。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張綱品學兼優(yōu),是個人才,便征召他但任朝廷御史。
東漢順帝劉保,是由宦官司扶持當上皇帝的,因此,外戚與宦官權勢很大,互相勾接,專橫跋扈,陷害忠良,危邦亂國。目睹此情,強綱深以為憂,毅然向順帝上書,陳述對國事的見解和主張,希望皇上“割損左右”以順天下人心。奏章呈上去,竟被擱置。
順帝永建、陽嘉年間,朝政更加混亂,民不聊生。順帝一面向上天祈求保佑,改永和六年為漢安元年;一面派遣八名專使巡行各州郡,宣講圣上的威德,推薦人才,彈劾奸佞。八名專使大多是年老博學名士,都有顯要的職位,只有張綱年紀最輕,官次最低。張綱離京出巡到近郊洛陽都亭,將車輪卸掉埋在地下,憤然宣稱:“豺狼當?shù)溃矄柡偅 彪S即草擬奏章,先弱劾太尉桓焉、司徒劉壽“尸位素餐,不堪其職”。又揭露司隸校尉趙峻、河南尹梁不疑、汝南太守梁乾等貪贓枉法、違法亂紀,并用檻車將他們送交廷尉治罪。還指控魯相寇儀有犯罪行為,寇儀畏罪自殺。后張綱又不顧個人安危,上書歷數(shù)當朝國舅、大將軍梁冀等十五條罪狀,京城為震動。順帝知道張綱仗義直言,既不采納,也不降罪。受到沖擊的梁冀等十分懷恨,伺機報復張綱。當時,廣陵郡有個叫張纓的人,聚集數(shù)萬人在揚州和徐州之間抗擊官司府,殺刺史和二千石祿的官司吏,前后達十余年,朝廷深感刺手。梁冀意欲借刀殺人,乘機指使尚書推薦張綱出任廣陵太守。
張綱赴廣陵,率領郡吏十余人來到張纓營壘。張纓不解來意,閉壘嚴防。張綱派人將手書傳喻張纓,說明自已是奉詔宣慰,并非開戰(zhàn)討伐。張纓見綱來意誠懇,出壘相迎。張綱以利害禍福曉喻張纓,張纓很受感動,含淚說:“我因蒙冤受屈才聚眾反抗,茍且偷生,并沒有多考慮后果。經過你開導,我明白了事理,唯一擔心的是我作了對抗朝廷的事,即便投誠了,也不免問罪。”后經張綱解釋,張纓打消了顧慮,決定投誠。次日,張纓率領部眾萬余人,與妻子一道歸降。張綱設宴慶賀,將其部屬遣散,勸他們回家種田,又給張纓選擇住處,劃給田產,對張纓一事平息后,朝廷將論功行賞,但梁翼從中阻,遂罷。朝廷器重張綱,要召他入朝任職,被張纓等知道,上書挽留,得到順帝準許。
張綱在廣陵一年,病歿于任上,當時僅三十六歲。百姓前去哀悼的不計其數(shù)。自張綱染疾,當?shù)馗咐蠟樗\告求福。人們說:“千年萬載,何時才能再遇此君。”張纓等五百余人披麻戴孝,負靈扶柩至武陽,直到安葬完畢才揮淚而去。
張綱少時勤奮好學,對經學有一定研究。他雖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紉绔息氣,很注意氣節(jié)方面的修養(yǎng)。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張綱品學兼優(yōu),是個人才,便征召他但任朝廷御史。
東漢順帝劉保,是由宦官司扶持當上皇帝的,因此,外戚與宦官權勢很大,互相勾接,專橫跋扈,陷害忠良,危邦亂國。目睹此情,強綱深以為憂,毅然向順帝上書,陳述對國事的見解和主張,希望皇上“割損左右”以順天下人心。奏章呈上去,竟被擱置。
順帝永建、陽嘉年間,朝政更加混亂,民不聊生。順帝一面向上天祈求保佑,改永和六年為漢安元年;一面派遣八名專使巡行各州郡,宣講圣上的威德,推薦人才,彈劾奸佞。八名專使大多是年老博學名士,都有顯要的職位,只有張綱年紀最輕,官次最低。張綱離京出巡到近郊洛陽都亭,將車輪卸掉埋在地下,憤然宣稱:“豺狼當?shù)溃矄柡偅 彪S即草擬奏章,先弱劾太尉桓焉、司徒劉壽“尸位素餐,不堪其職”。又揭露司隸校尉趙峻、河南尹梁不疑、汝南太守梁乾等貪贓枉法、違法亂紀,并用檻車將他們送交廷尉治罪。還指控魯相寇儀有犯罪行為,寇儀畏罪自殺。后張綱又不顧個人安危,上書歷數(shù)當朝國舅、大將軍梁冀等十五條罪狀,京城為震動。順帝知道張綱仗義直言,既不采納,也不降罪。受到沖擊的梁冀等十分懷恨,伺機報復張綱。當時,廣陵郡有個叫張纓的人,聚集數(shù)萬人在揚州和徐州之間抗擊官司府,殺刺史和二千石祿的官司吏,前后達十余年,朝廷深感刺手。梁冀意欲借刀殺人,乘機指使尚書推薦張綱出任廣陵太守。
張綱赴廣陵,率領郡吏十余人來到張纓營壘。張纓不解來意,閉壘嚴防。張綱派人將手書傳喻張纓,說明自已是奉詔宣慰,并非開戰(zhàn)討伐。張纓見綱來意誠懇,出壘相迎。張綱以利害禍福曉喻張纓,張纓很受感動,含淚說:“我因蒙冤受屈才聚眾反抗,茍且偷生,并沒有多考慮后果。經過你開導,我明白了事理,唯一擔心的是我作了對抗朝廷的事,即便投誠了,也不免問罪。”后經張綱解釋,張纓打消了顧慮,決定投誠。次日,張纓率領部眾萬余人,與妻子一道歸降。張綱設宴慶賀,將其部屬遣散,勸他們回家種田,又給張纓選擇住處,劃給田產,對張纓一事平息后,朝廷將論功行賞,但梁翼從中阻,遂罷。朝廷器重張綱,要召他入朝任職,被張纓等知道,上書挽留,得到順帝準許。
張綱在廣陵一年,病歿于任上,當時僅三十六歲。百姓前去哀悼的不計其數(shù)。自張綱染疾,當?shù)馗咐蠟樗\告求福。人們說:“千年萬載,何時才能再遇此君。”張纓等五百余人披麻戴孝,負靈扶柩至武陽,直到安葬完畢才揮淚而去。
上一篇: 曾慥 | 下一篇: 趙耆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