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fēng)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
云暗鼎湖龍去遠(yuǎn),月明華表鶴歸遲。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shí)。
注釋:這首詩是元詩中難得的佳作,詩人把自己極為深沉的民族感情、歷史興亡感都融進(jìn)了嚴(yán)整的藝術(shù)形式之中。詩的風(fēng)格沉郁蒼勁,寄慨極深。陶宗儀說:“讀此詩而不泣下者幾希。”(《元詩選》)
【代祀西岳至成都作】
我到成都才十日,
駟馬橋下春水生。
渡江相送荷子意,
還家不留非我情。
鸕鶿輕筏下溪足,
鸚鵡小窗呼客名。
賴得郫筒酒易醉,
夜深沖雨漢州城。
南鄉(xiāng)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臺(tái),
薄有山花取次開。
寄語多情熊少府;
晴也須來,雨也須來。
隨意且銜杯,
莫惜春衣坐綠苔。
若待明朝風(fēng)雨過,
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滕王閣詩二首】
天寒江閣立蒼茫,百尺欄桿迤夕陽。
歲久魚龍非故物,春深蛺蝶是何王?
帆檣星斗通南極,車蓋風(fēng)云擁豫章。
燈火夜歸湖上雨,隔鄰呼酒說干將。
危樓百尺倚欄桿,滿目江山不厭看。
空翠遠(yuǎn)凝江樹小,落霞飛送酒杯寬。
千年劍氣沖牛斗,半夜天香下廣寒。
我欲乘鸞朝帝闕,五云深處是長安。
、
聽雨
屏風(fēng)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莫酣。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王氏孝義詩】
陰陰槐柳蔭葦村,
中有烏頭孝義門。
耕織事均家益瞻,
緦麻親盡義彌敦。
蜜蜂日暖開窗戶,
慈竹春深長子孫。
先世此邦尚賜履,
為歌遺俗卻銷魂。
注釋:詩中的王氏即陜西蒲城王氏,在陜西省蒲城縣,葦村一作韋村,位于蒲城縣上王鄉(xiāng)東葦村,五代時(shí)期即以“孝義名于鄉(xiāng)里”,元代延祐年間受到朝廷表彰,列入國史,被稱為“蒲城孝義之家”,縣令曾兩次樹石“王氏孝悌,以興民讓”。今存《蒲城王氏祠堂碑銘》,由元代著名書法家趙期頤篆額,著名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書法家、官至參知政事和翰林學(xué)士的危素書寫,現(xiàn)存蒲城博物館,與《云麾將軍碑》、《蘇孝慈墓志》、《高力士墓志銘》等被列入國家重點(diǎn)文物。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fēng)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
云暗鼎湖龍去遠(yuǎn),月明華表鶴歸遲。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shí)。
注釋:這首詩是元詩中難得的佳作,詩人把自己極為深沉的民族感情、歷史興亡感都融進(jìn)了嚴(yán)整的藝術(shù)形式之中。詩的風(fēng)格沉郁蒼勁,寄慨極深。陶宗儀說:“讀此詩而不泣下者幾希。”(《元詩選》)
【代祀西岳至成都作】
我到成都才十日,
駟馬橋下春水生。
渡江相送荷子意,
還家不留非我情。
鸕鶿輕筏下溪足,
鸚鵡小窗呼客名。
賴得郫筒酒易醉,
夜深沖雨漢州城。
南鄉(xiāng)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臺(tái),
薄有山花取次開。
寄語多情熊少府;
晴也須來,雨也須來。
隨意且銜杯,
莫惜春衣坐綠苔。
若待明朝風(fēng)雨過,
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滕王閣詩二首】
天寒江閣立蒼茫,百尺欄桿迤夕陽。
歲久魚龍非故物,春深蛺蝶是何王?
帆檣星斗通南極,車蓋風(fēng)云擁豫章。
燈火夜歸湖上雨,隔鄰呼酒說干將。
危樓百尺倚欄桿,滿目江山不厭看。
空翠遠(yuǎn)凝江樹小,落霞飛送酒杯寬。
千年劍氣沖牛斗,半夜天香下廣寒。
我欲乘鸞朝帝闕,五云深處是長安。
、
聽雨
屏風(fēng)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莫酣。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王氏孝義詩】
陰陰槐柳蔭葦村,
中有烏頭孝義門。
耕織事均家益瞻,
緦麻親盡義彌敦。
蜜蜂日暖開窗戶,
慈竹春深長子孫。
先世此邦尚賜履,
為歌遺俗卻銷魂。
注釋:詩中的王氏即陜西蒲城王氏,在陜西省蒲城縣,葦村一作韋村,位于蒲城縣上王鄉(xiāng)東葦村,五代時(shí)期即以“孝義名于鄉(xiāng)里”,元代延祐年間受到朝廷表彰,列入國史,被稱為“蒲城孝義之家”,縣令曾兩次樹石“王氏孝悌,以興民讓”。今存《蒲城王氏祠堂碑銘》,由元代著名書法家趙期頤篆額,著名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書法家、官至參知政事和翰林學(xué)士的危素書寫,現(xiàn)存蒲城博物館,與《云麾將軍碑》、《蘇孝慈墓志》、《高力士墓志銘》等被列入國家重點(diǎn)文物。
上一篇: 元稹 | 下一篇: 顏延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