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井游記》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砂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注釋
燕:指北京地區。凍風時作:冷風時常刮起來。作,起。凍風,冷風。局促:拘束。廿日:二十二日。稍和:略微暖和。土膏:肥沃的土壤。膏:肥沃。若脫籠之鵠: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于時:在這時。波色乍明:水波開始發出亮點。乍,初、始。鱗浪:像魚鱗一樣的波浪。新開:新打開。匣:指鏡匣山巒為晴雪所洗: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凈。晴雪:晴空之下的積雪。娟然:美好的樣子。冷光乍出于匣也:乍,突然。匣,指鏡匣。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麗的少女洗好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倩女:美麗的女子。靧,洗臉。掠,梳掠。柔梢披風:梢:柳梢。披風:在風中散開。披,開、分散。勁:猛、強有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茗,茶。罍,酒杯。蹇,這里指驢。泉、茗、罍、蹇都是名詞作動詞用。浹:濕透。曝沙之鳥,呷浪之鱗: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戲水的魚。呷,吸,這里用其引申義。鱗,代魚。毛羽鱗鬣:毛,指虎狼獸類;羽,指鳥類;鱗,指魚類和爬行動物;鬣,指馬一類動物。合起來,泛指一切動物。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這是對第一段“燕地寒”等語說的。墮事:耽誤公事。墮,壞、耽誤。而此地適與余近:適,正好。惡能:怎能。惡,怎么。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過了花朝節,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凜冽,冷風時常刮起,一刮冷風就揚起滿天沙塵。(我)只好拘束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不行。每次迎著風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轉了回來。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幾個朋友一塊兒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成排的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好像是自己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松)。這時河上的冰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魚鱗似的波紋,水清澈極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剛打開鏡匣,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過后,是那樣美好、光潔,呈現出迷人的風姿,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游人還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可以見到。風力雖然還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會有汗水流出濕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閑自在的情態,一切動物當中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能夠不因為游山玩水而耽誤正事,瀟灑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間,就只有我這種閑官。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游山玩水將從這個地方開始,又怎能沒有記錄的文章呢!己亥年二月。
徐文長傳
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 ,屢試輒蹶。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時公督數邊兵,威鎮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 ;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 疏計,皆出其手。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視一世事無可當意者;然竟不偶。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 。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 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你,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 ,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 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識,氣沈而法嚴,不以模擬損才,不以議論 傷格,韓、曾之流亞也。文長既雅不與時調合,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怒之,故 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者也。 間以其余,旁溢為花鳥,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張太史元汴力解,乃得 出。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或自持 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歲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鈔錄,今未至。余所見 者,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然文長竟以不得志于時,抱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數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 有若先生者也!”雖然,胡公閑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禮數異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 上,人主悅,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獨身未貴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百世而 下,自有定論,胡為不遇哉?梅客生嘗寄予書曰:“文長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詩。” 余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悲夫!”
《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桌小入 舟入湖。山色如蛾,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 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 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 。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敘陳正甫會心集》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 者不能一語,唯會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 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說書畫,涉 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紛,以為遠。又其下,則有如蘇州之燒香煮茶 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關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當其為童子 也,不知有趣,然無往而非趣也。面無端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 不定;人生之至樂,真無逾于此時者。孟子所謂不失赤子,老子所謂能嬰兒,蓋指 此也,趣之正等正覺最上乘也。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 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無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為酒肉,或然聲伎; 率心而行,無所忌憚,自以為絕望于世,故舉世非笑之不顧也,此又一趣也。迨夫 年漸長,官漸高,品漸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節,俱為聞見知識所縛, 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遠矣。余友陳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會心集》若干人, 趣居其多。不然,雖介若伯夷,高若嚴光,不錄也。噫!孰謂有品如君,官如君, 年之壯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砂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注釋
燕:指北京地區。凍風時作:冷風時常刮起來。作,起。凍風,冷風。局促:拘束。廿日:二十二日。稍和:略微暖和。土膏:肥沃的土壤。膏:肥沃。若脫籠之鵠: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于時:在這時。波色乍明:水波開始發出亮點。乍,初、始。鱗浪:像魚鱗一樣的波浪。新開:新打開。匣:指鏡匣山巒為晴雪所洗: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凈。晴雪:晴空之下的積雪。娟然:美好的樣子。冷光乍出于匣也:乍,突然。匣,指鏡匣。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麗的少女洗好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倩女:美麗的女子。靧,洗臉。掠,梳掠。柔梢披風:梢:柳梢。披風:在風中散開。披,開、分散。勁:猛、強有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茗,茶。罍,酒杯。蹇,這里指驢。泉、茗、罍、蹇都是名詞作動詞用。浹:濕透。曝沙之鳥,呷浪之鱗: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戲水的魚。呷,吸,這里用其引申義。鱗,代魚。毛羽鱗鬣:毛,指虎狼獸類;羽,指鳥類;鱗,指魚類和爬行動物;鬣,指馬一類動物。合起來,泛指一切動物。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這是對第一段“燕地寒”等語說的。墮事:耽誤公事。墮,壞、耽誤。而此地適與余近:適,正好。惡能:怎能。惡,怎么。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過了花朝節,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凜冽,冷風時常刮起,一刮冷風就揚起滿天沙塵。(我)只好拘束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不行。每次迎著風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轉了回來。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幾個朋友一塊兒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成排的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好像是自己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松)。這時河上的冰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魚鱗似的波紋,水清澈極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剛打開鏡匣,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過后,是那樣美好、光潔,呈現出迷人的風姿,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游人還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可以見到。風力雖然還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會有汗水流出濕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閑自在的情態,一切動物當中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能夠不因為游山玩水而耽誤正事,瀟灑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間,就只有我這種閑官。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游山玩水將從這個地方開始,又怎能沒有記錄的文章呢!己亥年二月。
徐文長傳
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 ,屢試輒蹶。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時公督數邊兵,威鎮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 ;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 疏計,皆出其手。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視一世事無可當意者;然竟不偶。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 。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 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你,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 ,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 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識,氣沈而法嚴,不以模擬損才,不以議論 傷格,韓、曾之流亞也。文長既雅不與時調合,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怒之,故 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者也。 間以其余,旁溢為花鳥,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張太史元汴力解,乃得 出。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或自持 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歲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鈔錄,今未至。余所見 者,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然文長竟以不得志于時,抱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數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 有若先生者也!”雖然,胡公閑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禮數異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 上,人主悅,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獨身未貴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百世而 下,自有定論,胡為不遇哉?梅客生嘗寄予書曰:“文長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詩。” 余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悲夫!”
《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桌小入 舟入湖。山色如蛾,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 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 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 。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敘陳正甫會心集》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 者不能一語,唯會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 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說書畫,涉 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紛,以為遠。又其下,則有如蘇州之燒香煮茶 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關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當其為童子 也,不知有趣,然無往而非趣也。面無端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 不定;人生之至樂,真無逾于此時者。孟子所謂不失赤子,老子所謂能嬰兒,蓋指 此也,趣之正等正覺最上乘也。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 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無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為酒肉,或然聲伎; 率心而行,無所忌憚,自以為絕望于世,故舉世非笑之不顧也,此又一趣也。迨夫 年漸長,官漸高,品漸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節,俱為聞見知識所縛, 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遠矣。余友陳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會心集》若干人, 趣居其多。不然,雖介若伯夷,高若嚴光,不錄也。噫!孰謂有品如君,官如君, 年之壯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上一篇: 楊慎 | 下一篇: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