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明(1159~1206)金朝平民書生,字不詳,太原秀容(今山西縣)人。“自幼嗜讀書,口不言世俗鄙事。布衣蔬食,處之自若。累舉不第;放浪山水間,飲酒賦詩以自適。”元德明著有東壘集三卷,《金史本傳》行于世。元好問之父。
《金史》 稱:元德明,系出拓拔魏,太原秀容人。自幼嗜讀書,口不言世俗鄙事,樂易無畦畛,布衣蔬食處之自若,家人不敢以生理累之。累舉不第,放浪山水間,余酒賦詩以自適。年四十八卒。有《東巖集》三卷。子好問,最知名。
金史好問字裕之。七歲能詩。年十有四,從陵川郝晉卿學,不事舉業,淹貫經傳百家,六年而業成。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臺》等詩。禮部趙秉文見之,以為近代無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師。中興定五年第,歷內鄉令。正大中,為南陽令。天興初,擢尚書省掾,頃之,除左司都事,轉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
金史為文有繩尺,備眾體。其詩奇崛而絕雕劌,巧縟而謝綺麗。五言高古沈郁。七言樂府不用古題,特出新意。歌謠慷慨,挾幽、并之氣。其長短句,揄揚新聲,以寫恩怨者又數百篇。兵后,故老皆盡,好問蔚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銘志,盡趨其門。其所著文章詩若干卷、《杜詩學》一卷、《東坡詩雅》三卷、《錦禨》一卷、《詩文自警》十卷。
金史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己所當任。時金國實錄在順天張萬戶家,乃言于張,愿為撰述,既而為樂夔所沮而止。好問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傳。”乃構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遺言往行,采摭所聞,有所得輒以寸紙細字為記錄,至百余萬言。今所傳者有《中州集》及《壬辰雜編》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
上一篇: 耶律履 | 下一篇: 元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