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
[唐](約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詳,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有一資料顯示:姚合(779—846),陜州硤石人(今河南三門峽市),唐玄宗時宰相姚崇之孫,元和進士,授武功主簿。官秘書少監。世稱姚武功,其詩派也稱“武功體”。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為五律,刻意求工,頗類賈島,故“賈姚”并稱。北宋初年的“三體詩”中的晚唐體效法的詩風即為賈島與姚合的詩風。所著有《姚少監詩集》。又編有《極玄集》。唐元和(806—820)間任武功尉。姚雖任武職,而喜文章,尤善作詩。在任期間,賦有五言律詩《武功縣居詩》、《迎春》共42首,對武功人文、地理、風物、土情等各方面都作了謳歌,譽稱姚武功,后升為秘書監。宋代祥符八年(1015),知縣張及深慕姚武功為人,刻縣居詩于石,置縣署中。到治平間(1064—1067),知縣王頤因姚武功縣居詩年久剝蝕,乃更以五體書重刻于石,并作了后記。姚合熱愛武功,舊時本縣名宦祠有其牌位。
窮邊詞二首
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
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上一篇: 殷堯藩 | 下一篇: 袁不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