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晏幾道的詞艷而不俗,淺處皆深,將艷詞小令,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與兩個層面上發展到極致。
詞風逼近乃父,但成就更高。由于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于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通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感傷,凄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出不合世俗、傲視權貴的態度和性格,為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于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郁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展,日臻純熟。《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等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前人對《小山詞》的評價甚高。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黃庭堅序
晏叔原,臨淄公之暮子也。磊隗權奇,疏于顧忌,文章翰墨,自立規摹,常欲軒輊人,而不受世之輕重。諸公雖稱愛之,而又以小謹望之,遂陸沉于下位。平生潛心六藝,玩思百家,持論甚高,未嘗以沽世。余嘗怪而問焉。曰:“我盤跚勃窣,猶獲罪于諸公,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獨嬉弄于樂府之余,而寓以詩人之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士大夫傳之,以為有臨淄之風耳,罕能味其言也。余嘗論:叔原,固人英也,其癡亦自絕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目。曰:“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乃共以為然。雖若此,至其樂府,可謂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落神之流,其下者豈減桃葉、團扇哉?《小山詞》自序
《補亡》一編,補樂府之亡也。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詞不足以析酲解慍,試續南部諸賢緒馀,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見聞、所同游者意中事。嘗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竊以謂篇中之意。昔人所不遺,第于今無傳爾。故今所制,通以“補亡”名之。
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云,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已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于人間。自爾郵傳滋多,積有串易。七月己巳,為高平公綴緝成編。追惟往昔過從飲酒之人,或壟木已長,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記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也。
詞風逼近乃父,但成就更高。由于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于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通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感傷,凄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出不合世俗、傲視權貴的態度和性格,為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于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郁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展,日臻純熟。《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等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前人對《小山詞》的評價甚高。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黃庭堅序
晏叔原,臨淄公之暮子也。磊隗權奇,疏于顧忌,文章翰墨,自立規摹,常欲軒輊人,而不受世之輕重。諸公雖稱愛之,而又以小謹望之,遂陸沉于下位。平生潛心六藝,玩思百家,持論甚高,未嘗以沽世。余嘗怪而問焉。曰:“我盤跚勃窣,猶獲罪于諸公,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獨嬉弄于樂府之余,而寓以詩人之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士大夫傳之,以為有臨淄之風耳,罕能味其言也。余嘗論:叔原,固人英也,其癡亦自絕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目。曰:“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乃共以為然。雖若此,至其樂府,可謂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落神之流,其下者豈減桃葉、團扇哉?《小山詞》自序
《補亡》一編,補樂府之亡也。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詞不足以析酲解慍,試續南部諸賢緒馀,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見聞、所同游者意中事。嘗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竊以謂篇中之意。昔人所不遺,第于今無傳爾。故今所制,通以“補亡”名之。
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云,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已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于人間。自爾郵傳滋多,積有串易。七月己巳,為高平公綴緝成編。追惟往昔過從飲酒之人,或壟木已長,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記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也。
上一篇: 元結 | 下一篇: 趙令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