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思[1](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徐再思的散曲以悠閑生活與閨情春思,戀情、寫江南自然景物、歸隱等題材為主,也有一些贈答、詠物為題的作品。他雖與貫云石齊名,風格卻不盡相同,貫云石以豪爽俊逸為主,徐再思卻以清麗工巧見長。善于學習俗謠俚曲,擅長白描手法,抒情深細,對仗工整,風格清新秀麗。《太和正音譜》評他的作品如“桂林秋月”。
他的寫景作品以〔喜春來〕《□亭晚泊》、〔水仙子〕《惠山泉》為佳,意境高遠而奇巧,可以看出他工于煉字造句的特色。〔水仙子〕《夜雨》以“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來描繪凄婉的羈旅之情,細膩動人。他的寫戀情作品,善于學習民間歌謠的表現手法,與貫云石的同類作品有相似之處。〔蟾宮曲〕《春情》寫一害相思的女子“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余香在此”的情態,運用了散曲中連環句、韻字復用等形式特點,頗能盡其情致。〔沉醉東風〕《春情》又寫出一女子猛然見到情人時的復雜的心理,她又想招呼,又怕被人瞧破,情態傳神,人物靈動。這一部分作品清新活潑,成就較高。
徐再思的散曲以悠閑生活與閨情春思,戀情、寫江南自然景物、歸隱等題材為主,也有一些贈答、詠物為題的作品。他雖與貫云石齊名,風格卻不盡相同,貫云石以豪爽俊逸為主,徐再思卻以清麗工巧見長。善于學習俗謠俚曲,擅長白描手法,抒情深細,對仗工整,風格清新秀麗。《太和正音譜》評他的作品如“桂林秋月”。
他的寫景作品以〔喜春來〕《□亭晚泊》、〔水仙子〕《惠山泉》為佳,意境高遠而奇巧,可以看出他工于煉字造句的特色。〔水仙子〕《夜雨》以“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來描繪凄婉的羈旅之情,細膩動人。他的寫戀情作品,善于學習民間歌謠的表現手法,與貫云石的同類作品有相似之處。〔蟾宮曲〕《春情》寫一害相思的女子“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余香在此”的情態,運用了散曲中連環句、韻字復用等形式特點,頗能盡其情致。〔沉醉東風〕《春情》又寫出一女子猛然見到情人時的復雜的心理,她又想招呼,又怕被人瞧破,情態傳神,人物靈動。這一部分作品清新活潑,成就較高。
上一篇: 行端 | 下一篇: 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