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627~650),長城(今長興)后漾忻湖村人。父徐孝德,曾官至右散騎常侍。早慧,5個月就能開口說話。4歲時能口誦《論語》、《毛詩》等經典著作。8歲已善屬文,父孝德偶試其才華,以《離騷》體出題“小山”,徐惠一揮而就,辭云:“仰幽巖而流睇,撫桂枝以凝思,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自足有所論著,輒盛傳于京。后被唐太宗召為才人,人居宮中手不廢卷。工于詩(《全唐詩》輯有五首),詩作文采華美,深得太宗嘉許,被遷為充容。
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宗東征高麗,同時新建公室,百姓勞怨。時徐惠雖居深宮,但憂心國事,及上《疏建》呈太宗,指出“黷武玩兵,先哲所戒”,例舉“秦皇并吞六國、晉武奄有三方,反成覆財之業”。說明“地廣者,非長安之術;人勞者,為易亂之符”。進諫太宗節儉,不宜大興土木,“卑宮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所慮;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唐太宗閱后稱,贊徐惠所言有理,優賜之。 當太宗巡游天下時,她就告誡太宗“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在給太宗的上疏中,她認為珍玩是國家淪喪的根本所在;珠寶玉器是迷人心竅的毒藥;珍玩珠寶盛行民間,必然會敗壞淳樸的民風。她還舉例說:“商紂王迷戀玉器,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所以她說:“做皇帝應提倡節儉,而不能奢華,應給后人留下治國的法制、原則,讓人們都遵從,這樣大唐王朝會更加強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唐太宗對徐妃的僅見非常贊賞,給與她很豐富的賞賜和十分高的榮譽。她的父親被提升為水部員外郎。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病逝,徐惠哀思成疾,不肯進藥,又作七言詩及連珠以見志,于永徽元年(650)年,時年24歲,被追贈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上一篇: 徐蘭 | 下一篇: 蕭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