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薛元超的生卒年代,《舊唐書·薛元超傳》載,弘道元年(683),“其年冬卒,年六十二”。據此,《辭典》中確定其生卒年代為(622或624—683)。這是不夠準確的。
《薛振行狀》載,他于“光宅元年季冬旁死魄亮于洛陽豐財里之私第”。《薛元超墓志銘》記載得更為具體:“以光宅元年十一月二日離子洛陽之豐財里,春秋六十有二。”不難看出,薛元超的終年是光宅元年(684)。另一文獻也載:弘道元年(683)七月,“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暗,乞骸骨,許之”。⑩這里只言其病,末言其死。可見說他這年冬卒不確。再考,《墓志銘》必然較《舊唐書》等文獻更為可信。因為據其《墓志銘》載,他于光宅元年十一月死于洛陽,垂拱元年四月陪葬乾陵。從死到葬相距五個月,《墓志銘》是隨葬物。《墓志銘》的內容必然為當時人所見,他的卒年時間、地點、年齡,必然為當時的親友所知,不可能發生錯誤。可見《墓志銘》的這些內容是可信的。況且,還可從《薛振行狀》與《資治通鑒》的有關部分得到互證呢!
既然其卒年是光宅元年(684),享年62歲,可推知其生年為武德六年(623)。
《薛振行狀》載,他于“光宅元年季冬旁死魄亮于洛陽豐財里之私第”。《薛元超墓志銘》記載得更為具體:“以光宅元年十一月二日離子洛陽之豐財里,春秋六十有二。”不難看出,薛元超的終年是光宅元年(684)。另一文獻也載:弘道元年(683)七月,“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暗,乞骸骨,許之”。⑩這里只言其病,末言其死。可見說他這年冬卒不確。再考,《墓志銘》必然較《舊唐書》等文獻更為可信。因為據其《墓志銘》載,他于光宅元年十一月死于洛陽,垂拱元年四月陪葬乾陵。從死到葬相距五個月,《墓志銘》是隨葬物。《墓志銘》的內容必然為當時人所見,他的卒年時間、地點、年齡,必然為當時的親友所知,不可能發生錯誤。可見《墓志銘》的這些內容是可信的。況且,還可從《薛振行狀》與《資治通鑒》的有關部分得到互證呢!
既然其卒年是光宅元年(684),享年62歲,可推知其生年為武德六年(623)。
上一篇: 蕭德言 | 下一篇: 蕭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