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皦(一作皎)九華山人,因系九華山(在今安徽青陽縣)人,故號九華山人。
“遠不忘君,志在憂國”的熊皦生平:
后唐青泰二年(935年)進士。后晉中市初,曾為廷州剌史劉景巖從事。熊皦為人多智,忠于朝廷。他發現劉景巖跋扈難制、野心勃勃,就勸其離開邊地,奏請內調。當劉景巖派他入朝時,他又乘機向朝廷奏言:“景巖不宜在邊,可徙之內地。”于是后晉統治者連移將景巖移徙邠州、保義、武勝等地,熊皦入朝拜補厥。后為劉景巖所誣奏,被貶為商州上津(今湖北鄖西縣西北)令。熊皦懼怕劉景巖報復、殺害自己,在去商州上津的途中逃亡,隱匿于山中。他有《謫居海上》一詩,可能是亡命時所寫。詩云:“家臨涇水隔秦川,來往關河路八千。堪恨此身何處老,始皇橋畔又經年。”
熊皦工古律,其詩語意皆妙。曾賦《早梅》云:“一夜開欲盡,百花猶不知。”頗為士林傳詠。其他詩作如“山前猶見月,陌上未逢人”(《早居》)、“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棲。”(《山居》)、“厭聽啼鳥夢醒后,慵掃落花春盡時。”(《閑居》)等,均有情致。著有《屠龍集》5卷,《南金集》2卷,均已佚。《全唐詩》存熊皦詩12首,斷句5聯。
上一篇: 許鼎 | 下一篇: 熊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