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斯
[唐](約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遷,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初前后在世。初隱朝陽峰,枕石飲泉,長哦細酌,凡三十余年。開成之際,聲價藉甚,特為張籍所賞。楊敬之曾贈以詩云:“幾度見君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其名益彰。會昌四年,(公元八四四年)始獲一第。仕為潤州丹陽縣尉,卒于任所。斯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項斯,字子遷,仙居縣城東朝陽山下(今楊府鄉項斯坑村)人,和卒年代不詳。項斯是臺州第一位進士,也是臺州第一位進一位進士,也是臺州第一位走向全國的詩人。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一卷計88首,被列為唐朝百家之一。從《唐詩紀事》及項斯詩作等零星史料看,我們推測他生活于唐寶歷至會昌年間,屬唐朝中晚期。項期年輕時曾筑草廬于朝陽峰前,終日讀書吟詩,研討格律,與寺僧再陽私交甚好(在其《憶朝陽峰前居》、《落第后歸鄞喜逢僧再陽》中均有提及)。“獻賦才何拙”、“期在振儒衣”,項斯胸懷壯志卻不得志。《落第后寄江南親家》、《落第后歸覲喜逢僧再陽》兩首詩寫出了他科舉落第,功名不就的愁悶之情。會昌三年(843)項斯聽說國子祭酒楊敬之“性愛士類”,最喜提攜后輩,便帶著自己的詩作前去謁見。楊敬之閱后,果然大加贊賞,贈詩云: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從楊敬之的詩里我們可以看出,他對項詩及人品道德都甚為贊賞,欣喜之余,逢人便說,四處推薦。項斯“由是顯名”,“詩達長安”,并于第二年登進士第,授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尉。“說項”成為文壇千古流的一段佳話。近人柳亞子的《感事呈毛主席》首聯“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就引用了這個典故。
項斯的名氣雖不及李白、杜甫等唐代名家,但他也是在當時詩壇十分活躍的人物。項斯“詩達長安”,作為臺州第一位在全國有影響的詩人,他在浙江仙居縣歷史上更有著不容置疑的歷史地位。是仙居人的驕傲。
《長安退將》
塞外沖沙損眼明,歸來養病住秦京。
上高樓閣看星位,著白衣裳把劍行。
常說老身思斗將,最悲無力制蕃營。
翠眉紅臉和回紇,惆悵中不原用兵。
《宿山詩》
栗葉重重復翠微,黃昏溪上語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晚度閑門僧未歸。
山果經霜多自落,水螢穿竹不停飛。
中宵能得幾時睡,又被鐘聲催著衣。
《中秋夜懷》
趨馳早晚休,一歲又殘秋。
若只如今日,何難至白頭。
滄波歸處遠,旅食尚邊愁。
賴見前賢說,窮通不自由。
《蠻家詩》
領得賣珠錢,還歸銅柱邊。
看兒調小象,打鼓試新船。
醉后眠神樹,耕時語瘴煙。
不逄寒便老,相問莫知年。
項斯其詩質樸自然,明白如話?!度圃娧a編》為其補詩一篇:
《江村夜泊》
月落江路黑 , 前村人語稀 。
幾家深樹里 , 一火夜漁歸 。
《山行》
項斯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
山當日午回峰影,草帶泥痕過鹿群。
蒸茗氣從茅舍出,繰絲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云。
《早起》
――項斯
月墮滄浪西,門開樹無影;
此時歸夢闌,獨立梧桐井。
【贈別】項斯
魚在深泉鳥在云,從來只得影相親。
他時縱有逢君處,應作人間白發身。
上一篇: 薛宜僚 | 下一篇: 蕭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