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一詞,戰國時就有了,何以為證,《楚辭·九辯》注釋說:“竊慕詩人之遺風兮,愿托志乎素餐。”可見早期詩人重在言志。《正字通》注釋說:“屈原作
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為騷人。”這便是“詩人”后一詞的最早提法。從此以后,“詩人”便成為兩漢人習用的名詞。辭賦興起之后,又產生“辭人”一詞。揚
雄《法言·吾子篇》說:“詩人之賦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用“則”和“淫”來劃分詩人與辭人的區別,足見在漢代是把“詩人”看得很高貴,把“辭人”看得
比較低賤。
現在“詩人”和“辭人”是平等的。
六朝以后,社會上很看重辭賦,認為上不類詩,下不類賦,以此又創立了“騷人”一詞。從戰國至盛唐,“詩人”和“騷人”的稱號一直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上一篇: 鮑照 | 下一篇: 已經是第一個詩人了 |
武則天 作品
- 暫無武則天 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