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健。文徵明是繼沈周之后的吳門畫派的領袖,門人、弟子眾多,形成當時吳門地區最大的繪畫流派。仕途坎坷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順利。明清時代,凡經過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亦即所謂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員歲考時,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歲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頭。五十四歲那年,受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到了京城朝廷,經過吏部考核,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的職位。這時他的書畫已負盛名,求其書畫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擠,文征明心中悒悒不樂,自到京第二年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辭職報告才獲批準,五十七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詩文書畫,不再求仕進,以戲墨弄翰自遣。晚年聲譽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購求他的書畫者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 他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志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上一篇: 吳氏 | 下一篇: 辛棄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