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待月
完顏亮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
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
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完顏亮,被金稱為海陵王。曾為金藩王,后弒金熙宗完顏亶而自立。得位之后,又蓄謀侵宋。相傳柳永《望海潮》詠錢塘之詞遠播,“金主亮聞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鶴林玉露》)正隆六年(1161年)八月中秋節之即,完顏亮中秋符月不至,乃賦此詞。完顏亮“頗知書,好為詩詞,語出輒崛強,慦慦有不為人下之意。”(桯史)(其性情強橫勤于進取,全詞充滿霸氣,抒發其橫厲恣肆不可一世的氣概。
上片寫待月不至,為云所遮之貌。“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銀蟾”借指月亮。我國古代神話中有月中有蟾蜍,而月又有銀輝;因而將“銀蟾”比喻月亮。停酒停歌專等“銀蟾出海”,寫出對銀蟾強烈的期待,盼望之切,等待之焦,躍然紙上。“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句式陡轉直下,熱切的期待化為泡影,月亮被云遮蔽,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期待與失望強烈的反差,而作者頓時豪情頓生,怒發沖冠,因而引出下片。
下片即寫了作者為看月而欲截云的想象,字里行間也隱隱透出一股殺氣,生動傳神地刻畫作者驕橫不可一世的形象。“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前兩句寫出作者因片云遮月而引起的憤怒與焦躁,也交待了待月心情的急切。后一句,則由此而產生更大的心理活動,恨劍恨之不快。為什么要恨劍鋒不快呢?下句“一揮載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這句話交待了原因。卻原來要斬斷遮月之云,細細地欣賞月中嫦娥的景象。“紫云”指被月光照射的云層所形成的彩云。“嫦娥”既是我國神話中月亮女神的代稱,又在古典文學作品被視為美人的典型。
這句話語意雙關,表面要截云看月,其實骨子里卻充滿對南宋的覬覦,殺機頓露。據史載,此次中秋賞月后不久,九月初;完顏亮即起兵二十七萬大兵,號稱百萬,分四路攻宋,完顏亮親自率兵南下。當然這次出兵后,由于金內部皇位之爭,金都發生叛亂。為早日滅宋北歸,完顏亮強令將士三日內渡江南下,激發兵變。部將耶律元宜等率將士襲殺完顏亮,金兵不得不北撤。
這首詞有一顯著特色,即毫無修飾浮夸之語,不見文詞中常見的酸腐與脂粉氣,全詞之中但見樸實、自然之語,并充滿英豪拔劍問天下的英雄氣概。在我們的欣賞之中我們會慢慢體會的。
“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雖是胡兒,偏愛風。”這也是完顏亮所言,可見其志向。而中間四句,也可算是不錯的一首詩了。
其他詩詞有:
過汝陰作
門掩黃昏綠染苔,那回蹤跡半塵埃。空庭日暮烏爭笑,幽徑草深人未來。數仞假山當戶牖,一池春水繞樓臺。繁花不識興亡地,猶依欄桿次第開。
書壁述懷
蛟龍潛匿隱滄海,且與蝦蟆作混合。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山河。
以事出使道驛有竹輒詠之
孤驛蕭蕭竹一從,不聞凡卉媚東風。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南征至維揚望江左
萬里車書盡會同,江南豈有別疆封。屯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至臥內見其妻幾間有巖桂植瓶中,索筆賦
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般香。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君王著赭黃。
昭君怨 雪
昨日樵村漁浦,今日瓊川銀渚。山色卷簾看。老峰巒。 錦帳美人貪睡,不覺天孫剪水。驚問是楊花,是蘆花。
喜遷鶯
旌麾初舉,正駃騠力健,嘶風江渚。射虎將軍,落雕都尉,繡帽錦袍翹楚。怒磔戟髯爭奮,卷地一聲鼙鼓。笑談頃,指長江齊楚,六師飛渡。此去,無自墮。金印如斗,獨在功名取。斷鎖機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試展臥龍韜韞,果見成功旦莫。問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黃迎路。
完顏亮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
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
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完顏亮,被金稱為海陵王。曾為金藩王,后弒金熙宗完顏亶而自立。得位之后,又蓄謀侵宋。相傳柳永《望海潮》詠錢塘之詞遠播,“金主亮聞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鶴林玉露》)正隆六年(1161年)八月中秋節之即,完顏亮中秋符月不至,乃賦此詞。完顏亮“頗知書,好為詩詞,語出輒崛強,慦慦有不為人下之意。”(桯史)(其性情強橫勤于進取,全詞充滿霸氣,抒發其橫厲恣肆不可一世的氣概。
上片寫待月不至,為云所遮之貌。“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銀蟾”借指月亮。我國古代神話中有月中有蟾蜍,而月又有銀輝;因而將“銀蟾”比喻月亮。停酒停歌專等“銀蟾出海”,寫出對銀蟾強烈的期待,盼望之切,等待之焦,躍然紙上。“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句式陡轉直下,熱切的期待化為泡影,月亮被云遮蔽,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期待與失望強烈的反差,而作者頓時豪情頓生,怒發沖冠,因而引出下片。
下片即寫了作者為看月而欲截云的想象,字里行間也隱隱透出一股殺氣,生動傳神地刻畫作者驕橫不可一世的形象。“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前兩句寫出作者因片云遮月而引起的憤怒與焦躁,也交待了待月心情的急切。后一句,則由此而產生更大的心理活動,恨劍恨之不快。為什么要恨劍鋒不快呢?下句“一揮載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這句話交待了原因。卻原來要斬斷遮月之云,細細地欣賞月中嫦娥的景象。“紫云”指被月光照射的云層所形成的彩云。“嫦娥”既是我國神話中月亮女神的代稱,又在古典文學作品被視為美人的典型。
這句話語意雙關,表面要截云看月,其實骨子里卻充滿對南宋的覬覦,殺機頓露。據史載,此次中秋賞月后不久,九月初;完顏亮即起兵二十七萬大兵,號稱百萬,分四路攻宋,完顏亮親自率兵南下。當然這次出兵后,由于金內部皇位之爭,金都發生叛亂。為早日滅宋北歸,完顏亮強令將士三日內渡江南下,激發兵變。部將耶律元宜等率將士襲殺完顏亮,金兵不得不北撤。
這首詞有一顯著特色,即毫無修飾浮夸之語,不見文詞中常見的酸腐與脂粉氣,全詞之中但見樸實、自然之語,并充滿英豪拔劍問天下的英雄氣概。在我們的欣賞之中我們會慢慢體會的。
“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雖是胡兒,偏愛風。”這也是完顏亮所言,可見其志向。而中間四句,也可算是不錯的一首詩了。
其他詩詞有:
過汝陰作
門掩黃昏綠染苔,那回蹤跡半塵埃。空庭日暮烏爭笑,幽徑草深人未來。數仞假山當戶牖,一池春水繞樓臺。繁花不識興亡地,猶依欄桿次第開。
書壁述懷
蛟龍潛匿隱滄海,且與蝦蟆作混合。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山河。
以事出使道驛有竹輒詠之
孤驛蕭蕭竹一從,不聞凡卉媚東風。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南征至維揚望江左
萬里車書盡會同,江南豈有別疆封。屯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至臥內見其妻幾間有巖桂植瓶中,索筆賦
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般香。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君王著赭黃。
昭君怨 雪
昨日樵村漁浦,今日瓊川銀渚。山色卷簾看。老峰巒。 錦帳美人貪睡,不覺天孫剪水。驚問是楊花,是蘆花。
喜遷鶯
旌麾初舉,正駃騠力健,嘶風江渚。射虎將軍,落雕都尉,繡帽錦袍翹楚。怒磔戟髯爭奮,卷地一聲鼙鼓。笑談頃,指長江齊楚,六師飛渡。此去,無自墮。金印如斗,獨在功名取。斷鎖機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試展臥龍韜韞,果見成功旦莫。問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黃迎路。
上一篇: 王瞞 | 下一篇: 完顏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