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亮(1122~1161)
金朝第四任皇帝,即金廢帝,亦稱海陵王,女真族。姓完顏,漢名亮,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太祖阿骨打庶長孫,遼王宗斡第二子。自幼聰明好學,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天眷三年(1140),被熙宗授為奉口上將軍,赴梁王宗弼軍前效命。他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再加足智多謀,被授于行軍萬戶,不久又升為驃騎上將軍,皇統四軍(1144)又封為龍虎衛上將軍,受命守中京。皇統七年(1147)任尚書左丞相,皇統九年(1149)發動宮廷政變,殺熙宗,自立為帝。改元天德。二年(1150),廢行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只置尚書省。貞元元年(1153)遷都長城以南的燕京,更名中都(今北京)。為鞏固皇權,鎮壓大批貴族反對派,大批任用漢人、契丹人、渤海人執掌朝政。定五京制,改定中央官制,廢元帥府,改設樞密院,由朝廷任命樞密使、副使主管軍事。正隆元年(1156)頒“正隆官制”。至此,中央官制的改革全部完成。在位期間繼續鼓勵女真人南下耕種農田,大量印鈔(紙幣名為“交鈔”)鑄錢。為進攻南宋營建汴京,調兵造船。正隆六年(1161)強征各族人民,大舉攻宋。此時完顏雍(金世宗)乘機在遼陽廢海陵王,自立為帝,改元大定。完顏亮在采石為宋軍擊敗,東至瓜州時被部將完顏元宜( 即:耶律元宜)與其子王詳所殺。世宗大定二年(1162)金世宗下沼將其降封為海陵郡王,謚號“煬”。葬于大房山鹿門谷諸王的墓地。大定二十二年世宗再下詔貶為庶人。
海陵郡王
(大定二年封。大定二十年降為海陵庶人)
姓名完顏迪古乃
(漢名完顏亮)廟號無謚號海陵王,圣文神武皇帝陵墓大房山鹿門谷,后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政權金朝在世1122年—1161年在位1150年1月9日—1161年年號天德1149年—1153年
貞元1153年—1156年
正隆1156年—1161年
金朝第四任皇帝,即金廢帝,亦稱海陵王,女真族。姓完顏,漢名亮,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太祖阿骨打庶長孫,遼王宗斡第二子。自幼聰明好學,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天眷三年(1140),被熙宗授為奉口上將軍,赴梁王宗弼軍前效命。他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再加足智多謀,被授于行軍萬戶,不久又升為驃騎上將軍,皇統四軍(1144)又封為龍虎衛上將軍,受命守中京。皇統七年(1147)任尚書左丞相,皇統九年(1149)發動宮廷政變,殺熙宗,自立為帝。改元天德。二年(1150),廢行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只置尚書省。貞元元年(1153)遷都長城以南的燕京,更名中都(今北京)。為鞏固皇權,鎮壓大批貴族反對派,大批任用漢人、契丹人、渤海人執掌朝政。定五京制,改定中央官制,廢元帥府,改設樞密院,由朝廷任命樞密使、副使主管軍事。正隆元年(1156)頒“正隆官制”。至此,中央官制的改革全部完成。在位期間繼續鼓勵女真人南下耕種農田,大量印鈔(紙幣名為“交鈔”)鑄錢。為進攻南宋營建汴京,調兵造船。正隆六年(1161)強征各族人民,大舉攻宋。此時完顏雍(金世宗)乘機在遼陽廢海陵王,自立為帝,改元大定。完顏亮在采石為宋軍擊敗,東至瓜州時被部將完顏元宜( 即:耶律元宜)與其子王詳所殺。世宗大定二年(1162)金世宗下沼將其降封為海陵郡王,謚號“煬”。葬于大房山鹿門谷諸王的墓地。大定二十二年世宗再下詔貶為庶人。
海陵郡王
(大定二年封。大定二十年降為海陵庶人)
姓名完顏迪古乃
(漢名完顏亮)廟號無謚號海陵王,圣文神武皇帝陵墓大房山鹿門谷,后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政權金朝在世1122年—1161年在位1150年1月9日—1161年年號天德1149年—1153年
貞元1153年—1156年
正隆1156年—1161年
上一篇: 王瞞 | 下一篇: 完顏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