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1151-1202)金代書畫名家。字子端,號黃華山主、黃華老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一作熊岳(今遼寧蓋平)人,左相張浩外孫,居河南林州黃華山下。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進士,官至翰林修撰。善詩文,“文采風流,照映一時”,以七言長詩造語奇險見稱。亦善書畫,山水師任詢(字君謨),其書法和枯木竹石學米芾,重視筆墨情趣,不為成法所囿,上逼古人。與黨懷英、趙沨、趙秉文俱以書法成名家,其畫與詩文緊密結合,發展了文人畫派,對后世影響甚大。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因趙秉文上書事被削職,降為鄭州防御判官,泰和元年(1201)復官翰林修撰。傳世作品有《幽竹枯槎圖》卷,絹本,墨筆,卷末王庭筠以大行書題識曰:“黃華山真隱,一行涉世,便覺俗狀可憎,時拈禿筆作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該畫筆墨富有變化,柏樹用筆瀟灑爽朗,水墨淋漓,霜韻鐵骨;畫竹筆力挺勁,葉如刀裁,縱恣奔放,現藏日本京都藤井齊成會。著有《王翰林文集》、《黃華集》等。存世墨跡有《幽竹枯槎圖題辭》,碑刻有《博州重修廟學記》、《重修蜀先主廟碑》等。子曼慶(一作萬慶),字禧伯,號澹游,善墨竹、樹石,有父風。
上一篇: 王寂 | 下一篇: 完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