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附錄一升官莫作
附錄二王十朋作
王十朋撰題聯
附錄三溫州江心
附錄四兩副與江
王十朋律詩聯
集王十朋詩句聯
以王十朋姓名入
御試策試卷
人物簡介
附錄一升官莫作
附錄二王十朋作
王十朋撰題聯
附錄三溫州江心
附錄四兩副與江
王十朋律詩聯
集王十朋詩句聯
以王十朋姓名入
御試策試卷
〖溫州江心寺〗 江心寺位于浙江省溫州市甌江中的孤嶼上。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宋高宗趙構書詔蜀僧青了(字真歇)禪師由普陀來孤嶼說法傳經主持普寂、凈信二寺。時孤嶼分東西兩島,東有普寂禪院,西有凈信寺,來往不便,乃率眾填塞兩島間之江流,于其上建筑寺院,名中川寺,后宋高宗趙構敕賜稱江心寺。寺宏偉壯嚴,富麗輝煌,宋寧宗時品選天平禪宗叢林,將其例為十剎之一。明·洪武、正統、萬歷年間,曾多次修葺。今江心寺系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建,建筑面積3100余平方米,占地面積5100余平方米,是江心嶼上最大的建筑群,人們俗稱江心嶼為江心寺。1981年該寺列為溫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經國務院批示,劃為全國142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寺院主要有前、中、后殿及方丈室。前為大王殿(又稱金剛殿,亦稱山門),兩側配建鐘、鼓二樓(宋代古鐘尚存);中供彌勒、韋馱、菩薩,兩邊為四大天王像;上懸掛匾額“開元氣象”,系宋朱熹(字晦翁)所書;山門有膾炙人口的王十朋所撰的楹聯(見下)。當中是“圓通殿”,俗稱大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坐像,兩旁侍立善財、龍女,殿后有阿彌陀佛接引像,東北角為觀音像,西北角供地藏像,前左首為伽藍殿,前右道為祖師堂。大殿東首的青石碑上鐫刻的“清暉”二字,系宋高宗趙構御書,過去還有宋高宗趙構御筆“浴光”的青石碑,惜已失存。中殿前兩廊各五間,東為“三畏堂”,西為客堂。中殿最為壯觀,上檐大匾“圓通殿”,原為清·乾隆皇帝親筆御書,已失存,現“圓通殿”三字是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書,下檐匾額“江天福地”,系書壇泰斗沙孟海(1900-1992年,名文若,號沙屯,浙江省鄞縣人)所書,殿內正中匾額“慈航普渡”,原為前浙閩總督伍拉納所書,現匾“慈航普渡”四字是著名書法家顧廷龍(號起潛,江蘇省蘇州人)所書,前柱為同治年間永嘉舉人陳壽宸(字子萬)撰寫的對聯:
四面煙波,幾疑蓬島移來,金山飛到;
一龕香火,剩有蜀僧勝跡,宋蹕遺蹤。
聯語十分形象地描繪了江心嶼風景特征與歷史古跡。后面為“三圣殿”,中供彌勒、觀音、大勢至三圣立像,兩廊各有五間樓房,“圓通殿”與“三圣殿”之間有“七佛塔”一座,此塔系五代后梁·乾化年間建造,迄今千余年。方丈室在大殿西首,系正屋樓房七間,東西兩軒各三間房。方丈室正中樓上藏有珍貴經本等書畫文物。1984年經國家撥款和溫州市佛教協會發動教徒資助,對寺院進行全面大修理。寺大門橫額“江心寺”金色大字,由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書寫,寺門兩旁對聯由著名金石書法家萬介堪(1901-1987年,名巖,以字行,別署玉篆、蟬園老人、晚香堂主,永嘉城區人)重書,原緝再現,古色古香。寺院香煙繚繞,香客不絕,初一、十五更是摩肩接踵,是深受敬仰的佛門鼎盛圣地,素有“江天佛國”之美稱。)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王十朋題浙江省溫州江心寺
(此聯用詞奇特,別出心裁,幾種讀法(參考下面附錄冀、蜀相似聯),含義深遠,構成意境。以疊字、諧音、頂真等手法,利用漢字中一字多間、多義的特點,巧妙地寫下這副名傳千載的絕妙佳聯。聯語生動地描繪了甌江的雄渾氣象,大江東注,孤嶼竦峙。上聯讀音“潮”的“朝 chao2”和讀音“漲”的“長 zhang3”字,在聯中作動詞,指來臨和增長。上列斷句按“三三四”斷句。意思是:從海上飄來的白云如同虔誠的朝覲者,每天早晨都接踵而來,又迅速地散去——天上的云彩啊,時常涌集,時集時散;浩蕩江潮隨著大海的脈息起伏,頻頻地漲漫上來,又緩緩地消退下去——甌江的潮水啊,不時上漲,常漲常消,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自然現象,通過聯語的簡潔概括,文字、聲音的巧妙安排,似乎別有一番意味。此聯結構獨特,匠心獨具,初看令人費解,細品卻別有情趣。此聯還有兩副與此相似的對聯,意境相似,但又不盡相同,現附錄如下:)
四面煙波,幾疑蓬島移來,金山飛到;
一龕香火,剩有蜀僧勝跡,宋蹕遺蹤。
聯語十分形象地描繪了江心嶼風景特征與歷史古跡。后面為“三圣殿”,中供彌勒、觀音、大勢至三圣立像,兩廊各有五間樓房,“圓通殿”與“三圣殿”之間有“七佛塔”一座,此塔系五代后梁·乾化年間建造,迄今千余年。方丈室在大殿西首,系正屋樓房七間,東西兩軒各三間房。方丈室正中樓上藏有珍貴經本等書畫文物。1984年經國家撥款和溫州市佛教協會發動教徒資助,對寺院進行全面大修理。寺大門橫額“江心寺”金色大字,由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書寫,寺門兩旁對聯由著名金石書法家萬介堪(1901-1987年,名巖,以字行,別署玉篆、蟬園老人、晚香堂主,永嘉城區人)重書,原緝再現,古色古香。寺院香煙繚繞,香客不絕,初一、十五更是摩肩接踵,是深受敬仰的佛門鼎盛圣地,素有“江天佛國”之美稱。)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王十朋題浙江省溫州江心寺
(此聯用詞奇特,別出心裁,幾種讀法(參考下面附錄冀、蜀相似聯),含義深遠,構成意境。以疊字、諧音、頂真等手法,利用漢字中一字多間、多義的特點,巧妙地寫下這副名傳千載的絕妙佳聯。聯語生動地描繪了甌江的雄渾氣象,大江東注,孤嶼竦峙。上聯讀音“潮”的“朝 chao2”和讀音“漲”的“長 zhang3”字,在聯中作動詞,指來臨和增長。上列斷句按“三三四”斷句。意思是:從海上飄來的白云如同虔誠的朝覲者,每天早晨都接踵而來,又迅速地散去——天上的云彩啊,時常涌集,時集時散;浩蕩江潮隨著大海的脈息起伏,頻頻地漲漫上來,又緩緩地消退下去——甌江的潮水啊,不時上漲,常漲常消,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自然現象,通過聯語的簡潔概括,文字、聲音的巧妙安排,似乎別有一番意味。此聯結構獨特,匠心獨具,初看令人費解,細品卻別有情趣。此聯還有兩副與此相似的對聯,意境相似,但又不盡相同,現附錄如下:)
上一篇: 王識 | 下一篇: 魏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