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人, 春秋時期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于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因容顏絕代又稱為"桃花夫人"。前人有詩云:"桃花夫人好顏色/月中飛出云中得/新感恩仍舊感恩/一傾城矣再傾國/"息夫人初到息國時,息國的國力已是衰弱不振。見君候整日沉湎于酒色,疏于政事,她憂國憂民之心寤寐不忘,就變著法兒規勸息侯勤于朝政,親賢士,遠群小,獎耕戰,興農商。息侯聽了夫人的勸導,使息國慢慢地走上了自強的道路。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陳國探親,路過蔡國,順便去探望為蔡侯夫人的姐姐,誰知蔡侯竟在接風的宴席上調戲息夫人。息夫人盛怒之下回到了息國,將此事告訴了息侯。息侯與楚文王密謀圖蔡,楚國出兵俘虜了蔡侯。蔡侯則設計報復息侯。他極力向楚王稱贊息夫人的美貌,好色的楚王以武力將息夫人搶去作為夫人,息侯被楚王安置在汝水,封其食十家之邑,使守息祀。息侯岔郁而死,息國自此滅亡。息夫人終日懷念故國,牽掛息侯,雖為楚王生了兩個兒子,但三年不語,最終自盡而死。后人為紀念她,在漢陽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廟。詩人宋之問曾感嘆道:"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乃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
息縣《縣志》中還有人為她撰寫了生平,立了傳記碑文,1984年6月,在息縣縣委招待所還出土了清同治年間的"息夫人辨證碑"。息縣城關還新建有息夫人塑像,以示紀念。至今,息縣一帶還流傳著"掛燈勸息侯"及"三年不語"的故事。
其他和息夫人有關的詩詞:
杜牧《題桃花夫人廟》
細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劉長卿《過桃花夫人廟》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王維 《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賞析】
中國古典詩歌,包括唐詩在內,敘事詩很不發達。特別是近體詩,由于篇幅和格律的艱制,更難于敘事。但在唐詩發展過程中,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即其中某些小詩,雖然篇幅極為有限,卻仍企圖反映一些曲折、復雜的事件;如果對這些事件推根求源,展開聯想,則似乎要有相當篇幅的敘事詩才能敘述得了。象王維這首五絕就是這樣。
息夫人本是春秋時息國君主的妻子。公元前680年,楚王滅了息國,將她據為己有。她在楚宮里雖生了兩個孩子,但默默無言,始終不和楚王說一句話。“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說不要以為你今天的寵愛,就能使我忘掉舊日的恩情。這象是息夫人內心的獨白,又象是詩人有意要以這種弱小者的心聲,去讓那些強暴貪婪的統治者喪氣。“莫以”、“能忘”,構成一個否定的條件句,以新寵并不足以收買息夫人的心,反襯了舊恩的珍貴難忘,顯示了淫威和富貴并不能徹底征服弱小者的靈魂。“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舊恩難忘,而新寵實際上是一種侮辱。息夫人在富麗華美的楚宮里,看著本來使人愉悅的花朵,卻是滿眼淚水,對追隨在她身邊的楚王始終不共一言。“看花滿眼淚”,跟后來杜甫“感時花濺淚”的寫法差不多。由于這一句只點出精神的極度痛苦,并且在沉默中極力地自我克制著,卻沒有交待流淚的原因,就為后一句蓄了勢。“不共楚王言”,是在寫她“滿眼淚”之后,這個“無言”的形象,就顯得格外深沉。這沉默中包含著人格的污損,精神的創痛,也許是由此而蓄積在心底的怨憤和仇恨。詩人塑造了一個受著屈辱,但在沉默中反抗的婦女形象。在藝術上別有其深沉動人之處。
王維寫這首詩,并不單純是歌詠歷史。唐孟棨《本事詩》記載:“寧王憲(玄宗兄)貴盛,寵妓數十人,皆絕藝上色。宅左有賣餅者妻,纖白明晰,王一見屬目,厚遺其夫取之,寵惜逾等。環歲,因問之:”汝復憶餅師否?‘默然不對。王召餅師使見之。其妻注視,雙淚垂頰,若不勝情。時王座客十余人,皆當時文士,無不凄異。王命賦詩,王右丞維詩先成,云云(按即《息夫人》)。……王乃歸餅師,使終其志。“對照之下,可以看出,王維在短短的四句詩里,實際上概括了類似這樣一些社會悲劇。它不是敘事詩,但卻有很不平常的故事,甚至比一些平淡的敘事詩還要曲折和扣人心弦一些。這種帶”小說氣“的詩,有些類似折子戲,可以看作近體詩敘述故事的一種努力。限于篇幅,它不能有頭有尾地敘述故事,但卻抓住或虛構出人物和故事中最富有沖突性、最富有包蘊的一剎那,啟發讀者從一鱗半爪去想象全龍。這種在抒情詩中包含著故事,帶著”小說氣“的現象,清人紀昀在評李商隱的詩時曾予以指出。但它的濫觴卻可能很早了。王維這首詩就領先了一百多年。只不過王維這類詩數量不能和李商隱相比,又寫得比較渾成,濃厚的抒情氣氛掩蓋了小說氣,因而前人較少從這方面加以注意。
《題息夫人廟》
清 鄧漢儀
楚宮慵掃眉黛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息夫人,春秋時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于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 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息媯出嫁路過蔡國,蔡侯獻舞以其與自己的夫人是姊妹,迎至宮中款待。款待時蔡侯行為輕佻,息侯聞之大怒,設計報復。派使者往楚國,慫恿楚文王出兵假攻息國,息再向蔡國求救,誘其出兵。9月,楚兵于莘地(今汝南縣境)戰勝蔡國,俘虜蔡侯。蔡侯亦設計報復息侯,向楚王稱贊息媯容貌極美。楚王來到息國,設宴答謝息侯,乘機以武力將息媯搶去,作為夫人。息媯入楚宮3年,生了兩個兒子,即堵敖和成王。但不愿說話。楚王問她是什么緣故,她回答說:“我一個女人,伺候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話可說的?”楚王道:“這都是蔡侯的過錯,我當為夫人報仇。”于是興兵攻打蔡國。文王死后,令尹子元心懷不軌,于魯莊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在息夫人的宮旁建造新館,每天歌舞奏樂。息夫人哭著說:“先君讓人歌舞是用來演習戰備,征伐諸侯的。今令尹不用于仇敵,而用與未亡人(未亡人”古代寡婦自稱)之身旁,不是很奇怪嗎?”侍人將夫人的話轉告子元。子元說:“夫人不忘仇敵。我反倒忘了。”是年秋,率戰車600輛進攻鄭國,但不勝而歸,反而假報戰績,住進王宮,誘惑息夫人。魯莊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斗射師斗廉勸阻,子元不聽,反把斗廉抓起來。息夫人派侍人密奏楚成王。秋天,申公斗班殺死子元,斗轂於菟接替子元為令尹,從而緩和了楚國的危難。后人為紀念她,在漢陽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一座桃花夫人廟。關于息夫人的事跡,《左傳》、《史記》等書中都有記載。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她的許多故事。
上一篇: 太白山玄 | 下一篇: 滕傳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