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1621年),談遷28歲,談遷母親亡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史書,覺得其中錯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編寫一部真實可信符合明代歷史事實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長年背著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饑梨渴棗,市閱戶錄,廣搜資料,終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陸續改訂,積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萬字的巨著《國榷》。豈料兩年后,1647年8月,書稿被小偷盜走,他滿懷悲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終于完成新稿。1653年,59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在北京兩年半,走訪明遺臣、故舊,搜集明朝遺聞、遺文以及有關史實,并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后,署名“江左遺民”,以寄托亡國之痛,使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上一篇: 田錫 | 下一篇: 王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