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玨
[公元一二四七年至?年]字玉潛,號菊山,會稽山陰人。生于宋理宗淳祐七年,卒年不詳。少孤,力學。家貧,聚徒授經。景炎三年,[公元一二七八年]元僧楊璉真伽將發宋諸陵,玨時年三十二歲,聞之,乃邀里中少年潛易以他骨。義風震動吳、越。越守為置田,移宋故宮冬青樹植其上,且作冬青行二首。謝翔感其事,為作冬青樹引。玨工詩詞,當與唐藝孫等唱和于天柱山房。
唐玨字玉潛,會稽山陰人。家貧,聚徒眾授經以養母。
歲戊寅,有總江南浮屠楊璉真伽,怙恩橫肆,勢焰爍人,窮驕極淫,不可具狀。十二月十十日,發趙宋諸陵,至斷殘支體,攫珠襦玉匣,焚其囗[上此下肉],棄骨草莽間。
唐聞之,痛憤,亟貨家具,并執券行貸得百金。乃市酒醪烹羊彘,招里中少年,狎坐轟飲。酒酣,少年起請曰:“君儒者,若是將何為?”唐慘然告以收瘞遺骸事,眾歡諾。中一人曰:“發之中郎將,眈眈餓虎,事露奈何?”唐曰:“余籌之熟矣,今四郊多暴骨,取躥以易,誰復知之?”
乃斬文木為匱,紉黃絹為囊,各署曰某陵某陵,分委而散遣之,囗[上草下絕]地以藏,為文以告。詰旦,事訖來集,出金酬之,戒勿泄。越七日,總浮屠下令,舊陵骨雜置年馬枯骼中,造塔錢塘以納之,名曰鎮南。杭民悲憤,不忍仰視,了不知陵骨之猶存也。葬后,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樹,植于所函土上。
由是唐之義風,震動吳越。名雖高,困固自若。
逾時,越有治中袁俊齋至,始下車,為子求師。有以唐薦者,一見置賓館。一日問曰:“吾渡江,聞有唐氏瘞宋諸陵骨,子豈其宗耶?”左右指曰:“此是也。”袁大駭,拱手曰:“君此舉豫讓不能抗也。”曳之坐,北面納拜焉,禮敬特加,情款益篤。叩知家徒四壁,惻然嗟矜。語左右曰:“唐先生家甚寒,吾當料理,使有室有田以給。”左右逢迎,爰諏爰度。不數月,二事俱愜。聘妻偶故國之公女,負郭食故國之公田。所費一一自袁出。人固奇唐之節,而又奇唐之遇,兩高之爾。后獲三丈夫子,鼎立頎頎。
上一篇: 唐藝孫 | 下一篇: 鐵筆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