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處端(公元1123--1185)初名玉,字伯玉,后改法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涉獵經史,善書法,為人慷慨重孝義。金大定七年,師從王重陽,于馬鈺后繼任掌教,大定二十五年安然仙逝于洛陽乾元宮。 為金庸筆下《射雕英雄傳》人物之一
元世祖至元六年贈封“長真云水蘊德真人”。為“北七真”之一。號長真真人。以修煉、傳承他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南無派,簡稱南無派
傳奇與史實:
譚處端素患風痹,藥石難愈。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聞重陽至山東,扶杖往求治療之法,重陽扃戶不納,乃堅守終夕,門忽自開,重陽以為「仙緣」得契,召之同衾而寢,及晨下床,宿疾遂愈。遂乞侍左右,終身侍之。祖庭葬師之后,與劉處玄離陜至洛,出入紅街紫陌,花林酒陣之中,對境煉心,直至對境無心。
譚處端善書法、尤喜書“龜”、“蛇”二字,每日習而不已,妙將入神,有飛騰變化之狀,奉道信士多收藏之,以為珍寶。
據《金蓮正宗記》﹕“曾過招提,就禪師處乞殘食。禪師大怒,以拳毆之,擊折兩齒,先生和血咽入腹中。旁人欲為之爭,先生笑而稽首,殊不動心,由是名滿京洛。”
思想與著述
譚處端師事王重陽,朝夕參請,多得玄旨,摒絕思慮,泯滅人我,苦心修道,同時關注儒家倫理,認為“忠孝仁慈勝出家”,他略微修改了馬丹陽出家修行的理論,認為在家也可以修行,這一修改,使此后全真道更適合民情而得到迅速發展。
譚處端有《云水集》傳世,今存《道藏.太平部》。弟子有王道明、董尚志 。
上一篇: 唐桂芳 | 下一篇: 同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