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蘇軾生平
文學藝術
烏臺詩案
詩詞風格
生平年表
蘇軾妻兒
蘇軾軼聞
傳世名句
寫作風格
蘇軾書法
詩詞作品
各種注本
相關書籍
民間工藝
文人評說
姓氏源流
遷徙分布
歷代記載
蘇姓起源考
蘇姓發祥于河南溫縣,后西周被犬戎所滅,周天子遷都洛陽,史稱東周,蘇姓為官者隨之遷徙洛陽,并在當地形成望族。春秋時蘇從入楚仕莊王,而有蘇姓定居于兩湖一帶。漢武帝時,因蘇建討伐匈奴有功,被封為平陵(治所在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侯,此后不久,此支蘇姓又派生出扶風蘇姓、武功蘇姓、藍田蘇姓。漢末群雄割據,有蘇姓一支由河內遷四川眉山,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北方連年戰亂,烽火連天,蘇姓也隨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江南各地。蘇建十二世孫蘇則為曹魏東平(今屬山東?。┫?,而居山東。隋朝時蘇則三子蘇遁之八世孫蘇威因忠諫而為隋煬帝除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光山)刺史,始為光州固始蘇姓。唐初,陳元光入閩開基漳州,已有蘇姓人入閩,到唐末時,蘇威五世孫蘇益隨王潮、王審知入閩,死后贈上將軍、武安侯,葬于同安縣,是為蘆山堂同安蘇姓始祖。蘇威長子蘇光誼的子孫分布在福建德化、永春一帶,次子蘇光謂的子孫分布于莆田一帶,三子蘇光誨的子孫仍居同安,而早期遷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帶的蘇姓被稱為梅山蠻,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章惇平定梅山蠻,殺戮過甚,蘇姓之幸免者,大都南逃至兩廣、云南一帶,也有逃到越南、老撾、泰國的北部山區。蘆山堂的蘇姓因仕宦在南宋時散居江南各地,并有一支由閩入粵。蘇姓入臺始于宋、明時蘇姓入臺,其因有二:一隨鄭成功收復臺灣,二是逃荒謀生。此期隨著航海技術的提高,居于福建沿海的蘇姓則有飄洋過海,僑居海外者。滿清時,蘇姓人已廣布全國。如今,蘇姓在全國分布廣泛,尤以廣東省為多,廣東省的蘇姓人口占到全國漢族蘇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蘇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七。
上一篇: 阮瑀 | 下一篇: 孫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