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戲評秦觀、柳永對聯:“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宋蘇軾東坡絕愛其尾兩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曰:“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
宋蘇軾:“有屈、宋之才。”
宋王安石:“其詩清新嫵媚,鮑、謝似之。”
宋李清照《詞論》:“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中乏富貴態。”
《宋詞三百首》:“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少游《滿庭芳》諸闋,大半被放后作。”“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遠祖溫、韋,取其神不襲其貌,詞至是乃一變焉。然變而不失其正,遂令議者不病其變,而轉覺有不得不變者。”“少游詞寄慨身世,閑情有情思。”“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傳。”
張炎《詞源》:“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
孫兢《竹坡老人詞序》:“蘇東坡辭勝乎情,柳耆卿情勝乎辭,辭情兼勝者,唯秦少游而已。”
張耒:“世之文章,多出于窮人,故后之為文者,喜為窮人之辭。秦子無憂而為憂者之辭,殆出此耶!”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評秦觀詩云:“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李調元《雨村詞話》:“首首珠璣,為宋一代詞人之冠。”
清劉熙載《藝概》:“少游詞有小晏之研,而幽趣則過之。”(小晏指晏幾道)
清周濟《介存需論詞雜著》曾經引用前人評語評秦詞說:“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
周濟《宋四家詞選》:“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又是一法。”“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遜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筆。”
樓敬思:“淮海詞風骨自高,如紅梅作花,能以韻勝,覺清真亦無此氣味也。”
清代詞論家馮煦:“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
《四庫全書總目》:“而詞則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
清王國維評秦觀與周邦彥說:“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清代王國維《人間詞話》:“少游詞境最為凄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變而為凄厲矣。”
馮煦評論秦觀的詞:“少游詞寄慨身世,閑雅有情思,酒邊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亂,悄悄乎得小雅之遺。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又說:“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傳。”----《蒿庵論詞》
秦觀的詞實在是詞人之詞。馮煦評論得恰到好處。
宋蘇軾東坡絕愛其尾兩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曰:“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
宋蘇軾:“有屈、宋之才。”
宋王安石:“其詩清新嫵媚,鮑、謝似之。”
宋李清照《詞論》:“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中乏富貴態。”
《宋詞三百首》:“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少游《滿庭芳》諸闋,大半被放后作。”“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遠祖溫、韋,取其神不襲其貌,詞至是乃一變焉。然變而不失其正,遂令議者不病其變,而轉覺有不得不變者。”“少游詞寄慨身世,閑情有情思。”“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傳。”
張炎《詞源》:“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
孫兢《竹坡老人詞序》:“蘇東坡辭勝乎情,柳耆卿情勝乎辭,辭情兼勝者,唯秦少游而已。”
張耒:“世之文章,多出于窮人,故后之為文者,喜為窮人之辭。秦子無憂而為憂者之辭,殆出此耶!”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評秦觀詩云:“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李調元《雨村詞話》:“首首珠璣,為宋一代詞人之冠。”
清劉熙載《藝概》:“少游詞有小晏之研,而幽趣則過之。”(小晏指晏幾道)
清周濟《介存需論詞雜著》曾經引用前人評語評秦詞說:“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
周濟《宋四家詞選》:“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又是一法。”“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遜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筆。”
樓敬思:“淮海詞風骨自高,如紅梅作花,能以韻勝,覺清真亦無此氣味也。”
清代詞論家馮煦:“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
《四庫全書總目》:“而詞則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
清王國維評秦觀與周邦彥說:“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清代王國維《人間詞話》:“少游詞境最為凄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變而為凄厲矣。”
馮煦評論秦觀的詞:“少游詞寄慨身世,閑雅有情思,酒邊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亂,悄悄乎得小雅之遺。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又說:“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傳。”----《蒿庵論詞》
秦觀的詞實在是詞人之詞。馮煦評論得恰到好處。
上一篇: 齊召南 | 下一篇: 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