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置淮陰縣 ,夏商周時期便已有成立。因處淮河南岸而得名 。1951年析淮陰縣清江浦一帶置清江市。1958年縣市合并,改稱淮陰市。1964年縣市分開,復稱清江市。1983年改清江市為淮陰市,為地級市。2001年改為淮安市。境位于江淮平原東部,江蘇省中部偏北,地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隸屬于我國東部沿海經(jīng)濟帶,市區(qū)東距黃海海岸線僅100多公里,通達億噸大港--連云港港和鹽城大豐港兩個沿海開放港口均僅需1.5小時。河流有淮河、京杭運河、蘇北灌溉總渠,鹽河,廢黃河等。境內(nèi)洪澤湖為全國第四大淡水湖。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950毫米,年均溫14.2℃ 。古有七省咽喉之稱,今為蘇北水陸交通樞紐。京杭運河通航,北至徐州、南抵長江。20世紀50年代興建了淮陰水利樞紐工程。淮安至新沂鐵路已建成 ,連接隴海鐵路 。淮安至宿州鐵路在建,將成為蘇北煤炭主要來源。有耕地83.6萬公頃(其中市區(qū)1.6萬公頃)。產(chǎn)稻、麥、棉 、油料等 。為全國重要商品糧與副食品基地之一。工業(yè)有食品、輕紡、化工 、農(nóng)機、冶金等,近幾年來,在高新軟件方面發(fā)展突出。素有酒鄉(xiāng)之稱。礦產(chǎn)有鹽礦、玻璃礦砂、凹凸棒土等。特產(chǎn)茶馓、白酒、新淮豬、螃蟹、盱眙龍蝦等。1990年市區(qū)國民生產(chǎn)總值(當年價)12.88億元 。名勝有蘇北唯一的古典皇家園林清宴園、慈云寺 、清江浦樓等。
上一篇: 七歲女子 | 下一篇: 棲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