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的盧綸,由于家境并不很好,世道不寧,父親可能去世較早,他本人又多病,生活并不美好,可能有好些時間,是在舅舅家度過的。他在《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fā)崔補闕峒》詩中自稱:“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又在《赴池州拜覲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詩中說:“孤賤易磋跎,其如酷似何。衰榮同族少,生長外家多。別國桑榆在,沾衣血淚和。應(yīng)憐失行雁,霜霰寄煙波。”
過了幾年后,盧綸走舉試之途,又多不順利。上文談到《極玄集》、《舊唐書》都記載盧綸天寶末舉進士不第。盧綸有《落第后歸終南別業(yè)》詩,道:“久為名所誤,春盡始歸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綸與吉侍郎中孚……》中說:“方逢粟比金,未識公與卿。十上不可待,三年竟無成。”由這些詩可知,盧綸天寶未落第后,曾在終南山居住讀書,又幾次應(yīng)舉,但均未能及第。后來他“奉親避地于鄱陽”,是幾次應(yīng)舉都未能及第后,大概為生活所迫,或家遭變故,遠赴鄱陽。可能他舅舅家其時在鄱陽一帶居住,他又去投靠舅家了。大歷初,盧綸又由邵陽赴長安應(yīng)舉,《新唐書》本傳說他大歷初數(shù)舉進士不入第。在舉試之途,是徹底失敗了。
過了幾年后,盧綸走舉試之途,又多不順利。上文談到《極玄集》、《舊唐書》都記載盧綸天寶末舉進士不第。盧綸有《落第后歸終南別業(yè)》詩,道:“久為名所誤,春盡始歸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綸與吉侍郎中孚……》中說:“方逢粟比金,未識公與卿。十上不可待,三年竟無成。”由這些詩可知,盧綸天寶未落第后,曾在終南山居住讀書,又幾次應(yīng)舉,但均未能及第。后來他“奉親避地于鄱陽”,是幾次應(yīng)舉都未能及第后,大概為生活所迫,或家遭變故,遠赴鄱陽。可能他舅舅家其時在鄱陽一帶居住,他又去投靠舅家了。大歷初,盧綸又由邵陽赴長安應(yīng)舉,《新唐書》本傳說他大歷初數(shù)舉進士不入第。在舉試之途,是徹底失敗了。
上一篇: 柳中庸 | 下一篇: 陸龜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