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瞬
李煜其人
概述
生平
寫作背景
家庭
藝術成就
李煜的文學作品
其他
部分詩詞鑒賞
李煜大事年表
李煜研究的主要
百家講壇·李煜
相關評價
教師李煜
明末清初戲曲作
宋朝詞人
導演,編劇
中國工程院院士
百家講壇系列節(jié)目之李煜(百家講壇:2008年7月18日起播出 頻道:CCTV-10 首播時間:12:45)
主講人簡介:
趙曉嵐,女,文學博士后,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唐宋詩詞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已出版學術專著《姜夔與南宋文化》、《學者聞一多》(合著),主編《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近年來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等國家級權威刊物上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在全國多種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在國家八五重點項目《傳世藏書·彊村叢書》的整理中,任第一副主編,并參與《全唐詩》、《宋詩話全編》、《明詩話全編》等多部大型古籍整理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的撰寫工作。目前正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辛棄疾文化析論》的研究任務。所擔任的本科與研究生的教學課程,一直以來廣受歡迎,多次受到嘉獎。
內容簡介:
作為杰出詞人的李煜,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舉世公認。但是作為南唐后主的李煜,他能夠登上權力的頂峰卻純粹是個意外。在古代父死子繼的家天下,生于帝王之家便有了繼承王位的可能,然而皇子李從嘉不但無心參與權力的爭奪,甚至還有心主動地退避。他對待權力的這種態(tài)度與他家庭中的兩個重要人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這兩個人物是誰呢?他們又究竟是怎樣影響到李煜的人生選擇的呢?
在封建時代,王位的爭奪往往手足相殘,血雨腥風,然而,南唐太子的確立卻波瀾不驚,李弘冀既是長子,又建有戰(zhàn)功,的確當仁不讓。但是這位眾望所歸的太子卻十分猜忌自己與世無爭,一心向往隱士生活的弟弟李煜,確實有幾分奇怪。那么,李弘冀為什么要猜忌自己的弟弟呢?
李冀弘之所以如此猜忌自己的弟弟,恰恰是因為李煜的"面相"剛好符合了傳說中的"帝王之相"。在中國古代社會,由于文化以及社會的多種因素,人們認為各種奇特的相貌、民謠或夢境等,都含有"天命"的神秘暗示,所以心生敬畏。這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當然是不可靠的迷信思想,但是,趙曉嵐教授分析認為,李弘冀對自己弟弟這種基于迷信的猜忌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它的道理是在哪里呢?
當時的李從嘉,也就是后來的李煜,面對哥哥的猜忌采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辦法,把自己融入了藝術和自然之中。對他而言,這樣做雖然存在無奈避禍的因素,但實際結果是獲得了一片廣闊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到了真正的快樂和自由。然而,讓他根本想象不到的是,這種隱士般的浪漫生活即將因為一樁殘酷的宮廷血案而劃上句號,他的人生就此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完全偏離了他為自己設定的道路。那么,這樁宮廷血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關視頻:http://you.video.vnet.cn/a/1968340.html
主講人簡介:
趙曉嵐,女,文學博士后,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唐宋詩詞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已出版學術專著《姜夔與南宋文化》、《學者聞一多》(合著),主編《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近年來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等國家級權威刊物上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在全國多種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在國家八五重點項目《傳世藏書·彊村叢書》的整理中,任第一副主編,并參與《全唐詩》、《宋詩話全編》、《明詩話全編》等多部大型古籍整理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的撰寫工作。目前正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辛棄疾文化析論》的研究任務。所擔任的本科與研究生的教學課程,一直以來廣受歡迎,多次受到嘉獎。
內容簡介:
作為杰出詞人的李煜,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舉世公認。但是作為南唐后主的李煜,他能夠登上權力的頂峰卻純粹是個意外。在古代父死子繼的家天下,生于帝王之家便有了繼承王位的可能,然而皇子李從嘉不但無心參與權力的爭奪,甚至還有心主動地退避。他對待權力的這種態(tài)度與他家庭中的兩個重要人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這兩個人物是誰呢?他們又究竟是怎樣影響到李煜的人生選擇的呢?
在封建時代,王位的爭奪往往手足相殘,血雨腥風,然而,南唐太子的確立卻波瀾不驚,李弘冀既是長子,又建有戰(zhàn)功,的確當仁不讓。但是這位眾望所歸的太子卻十分猜忌自己與世無爭,一心向往隱士生活的弟弟李煜,確實有幾分奇怪。那么,李弘冀為什么要猜忌自己的弟弟呢?
李冀弘之所以如此猜忌自己的弟弟,恰恰是因為李煜的"面相"剛好符合了傳說中的"帝王之相"。在中國古代社會,由于文化以及社會的多種因素,人們認為各種奇特的相貌、民謠或夢境等,都含有"天命"的神秘暗示,所以心生敬畏。這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當然是不可靠的迷信思想,但是,趙曉嵐教授分析認為,李弘冀對自己弟弟這種基于迷信的猜忌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它的道理是在哪里呢?
當時的李從嘉,也就是后來的李煜,面對哥哥的猜忌采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辦法,把自己融入了藝術和自然之中。對他而言,這樣做雖然存在無奈避禍的因素,但實際結果是獲得了一片廣闊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到了真正的快樂和自由。然而,讓他根本想象不到的是,這種隱士般的浪漫生活即將因為一樁殘酷的宮廷血案而劃上句號,他的人生就此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完全偏離了他為自己設定的道路。那么,這樁宮廷血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關視頻:http://you.video.vnet.cn/a/1968340.html
上一篇: 李曄 | 下一篇: 元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