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篆刻家
2.清代畫家
3.八一女排隊員
4.演員
5.環境信息研究
6.邯鄲市女書法
7.北京中國畫院
8.北京市和平里
9.上海二中副校
10.河南省中醫藥
11.中國電子信息
12. 四平市中醫
13.女作家李穎
14.北京農業大學
15.漫畫家李穎
16.河南大學講師
17.長江師范學院
18.東北師大附中
19.賽迪傳媒總裁
20.河南工業大學
女,1975年出生,籍貫陜西寶雞,碩士畢業。
教育背景:
1994年9月——1998年6月 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 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學習,研究方向是區域環境與經濟系統分析,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8年9月——2001年6月 山東蓬萊華升電子有限公司,時任業務主管。
2004年6月——至今,在河南大學經濟學院任教,現在為講師。
發表論文:
1.“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的有效途徑”,《商業時代》,2006年第7期。
2.“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集群經濟發展策略研究”,《未來與發展》,2006年第4期。
3.“中國半干旱區公眾環境意識歷史演變的研究”,《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3年第3期 。(注:本論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半干旱區公眾環境意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4.“柔性管理——新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模式”,《商業時代》,2003年第1期。
5.“西部信息市場的弱勢成因及發展途徑”,《社科縱橫》,2003年第5期。
6.“循環經濟:經濟與環境雙贏的生態化經濟”,《蘭州學刊》, 2003年第5期。
7.“組建無公害農業產業化——深化農村內部就業的有效途徑”,《甘肅農業》2003第10期。
8.“現行戶籍制度的思考”,《開發研究》,2003第5期。
參與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半干旱區公眾環境意識與現代環境保護的研究
2、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司課題: 自然保護區綜合效益評估研究
3、甘肅省民政廳課題: 甘肅省城市貧困預警系統研究
碩士論文題目為《城市貧困人口預警系統研究——以甘肅省為例》
獲獎情況:
大學本科階段獲獎: 獲得蘭州大學1996-1997年度三等獎學金
研究生階段獲獎: 獲得蘭州大學2003年度“笹川良一”研究生二等獎學金
講授課程: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貨幣銀行學。
研究方向和領域:
一、開放條件下的區域增長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主要集中于FDI、出口、人口流動、技術溢出和擴散、企業遷移和產業轉移等對區域增長的影響;考察人力資本、教育、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遷等因素對區域增長的影響;研究不同地區的經濟增長波動以及區際增長的傳遞機制。
二、區域一體化的利益協調機制。大都市圈或經濟圈城市間的分工協作和利益協調機制問題。三、區域競爭力的形成機理。區域競爭優勢、區域比較優勢及企業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產業柔性集聚體與區域競爭力之間的關系,以及集群競爭力的形成機理等問題。
教育背景:
1994年9月——1998年6月 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 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學習,研究方向是區域環境與經濟系統分析,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8年9月——2001年6月 山東蓬萊華升電子有限公司,時任業務主管。
2004年6月——至今,在河南大學經濟學院任教,現在為講師。
發表論文:
1.“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的有效途徑”,《商業時代》,2006年第7期。
2.“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集群經濟發展策略研究”,《未來與發展》,2006年第4期。
3.“中國半干旱區公眾環境意識歷史演變的研究”,《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3年第3期 。(注:本論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半干旱區公眾環境意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4.“柔性管理——新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模式”,《商業時代》,2003年第1期。
5.“西部信息市場的弱勢成因及發展途徑”,《社科縱橫》,2003年第5期。
6.“循環經濟:經濟與環境雙贏的生態化經濟”,《蘭州學刊》, 2003年第5期。
7.“組建無公害農業產業化——深化農村內部就業的有效途徑”,《甘肅農業》2003第10期。
8.“現行戶籍制度的思考”,《開發研究》,2003第5期。
參與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半干旱區公眾環境意識與現代環境保護的研究
2、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司課題: 自然保護區綜合效益評估研究
3、甘肅省民政廳課題: 甘肅省城市貧困預警系統研究
碩士論文題目為《城市貧困人口預警系統研究——以甘肅省為例》
獲獎情況:
大學本科階段獲獎: 獲得蘭州大學1996-1997年度三等獎學金
研究生階段獲獎: 獲得蘭州大學2003年度“笹川良一”研究生二等獎學金
講授課程: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貨幣銀行學。
研究方向和領域:
一、開放條件下的區域增長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主要集中于FDI、出口、人口流動、技術溢出和擴散、企業遷移和產業轉移等對區域增長的影響;考察人力資本、教育、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遷等因素對區域增長的影響;研究不同地區的經濟增長波動以及區際增長的傳遞機制。
二、區域一體化的利益協調機制。大都市圈或經濟圈城市間的分工協作和利益協調機制問題。三、區域競爭力的形成機理。區域競爭優勢、區域比較優勢及企業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產業柔性集聚體與區域競爭力之間的關系,以及集群競爭力的形成機理等問題。
上一篇: 李清臣 | 下一篇: 了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