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開(947~1000) 宋代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紹先(一作紹元)意味要繼承韓愈柳宗元的事業;后改名開,字仲涂,號東郊野夫、補亡先生。大名(今屬河北)人。都是標明復興儒學之雄心大志的。柳開性格剛勇豪強,據說生平喜食人肝,帶著北方人的粗悍。早年與梁周翰、高錫、范杲等人以習尚淳古互相標榜,名噪一時。開寶六年 (973)進士。初為宋州司寇參軍。太平興國中擢右贊善大夫,知常州、潤州,拜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與監軍爭斗,被貶為上蔡縣令,后復原職。又知全州、桂州等地,徙滄州道病死。
柳開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他提倡復古,反對五代頹靡的文風,他提倡一種“古其理,高其意,隨言短長,應變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自稱"師孔子而友孟軻,齊揚雄而肩韓愈"(《上符興州書》)。他十幾歲時便開始學習韓愈文章。后來又以六經為榜樣,提倡古文。他認為古文"非在辭澀言苦,使人難讀誦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隨言短長,應變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謂古文也"(《應責》);他還稱贊揚雄"能言圣人之辭,能明圣人之道"(《漢史揚雄傳論》),并以此自期,宣揚文道合一:"吾之道,孔子、孟軻、揚雄、韓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軻、揚雄、韓愈之文也。"(《應責》)他認為道和文有主次的關系,“文惡辭之華于理,不惡理之華于辭”,他特別強調道對文的決定意義,認為文應該為現實政治文化服務。柳開的理論是后來歐陽修詩文革新運動的先聲,他的古文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宋初浮糜的文風,他主張文字要宣傳孔孟之道,作文要有助于封建教化,提倡古文,反對北宋初的浮靡文風。其作品文字質樸,但枯澀,缺乏感動人的力量,他的復古提倡并沒有產生重大影響。文章也未能密切聯系實際,“隨言短長”,得心應手,除《上竇僖察判書》寫得平易且有文采外,大都不免有“辭澀言苦”的缺點,因此影響不大。
所著《河東先生集》,有《四部叢刊》影舊鈔本。 《宋史》卷四四○有傳。梆開詩,《河東先生集》中僅存五首,另從他書輯得三首。
楚南偉觀樓
洗盡蠻煙幾案空,登臨直見楚山雄。
坐當鴻秸高飛處,身在乾坤灝氣中。
木落有情瞻北闕,霜輕無夢入西風。
憑闌自是蓬瀛客,獨對瀟湘興未窮。
諷虞嬪詩
惟堯則天舜弗復,誕妃罔極恩亭肓。
遏密無聞血盈目,南巡胡為淚染竹。
父輕夫重當何淑,沅湘岸筠煙莓覆。
凝紋疊斑殷郁郁,猿緣鼯號鉤辀宿。
朋凄助惋聲幾器,賸疑下尤禹湮瀆。
功充民戴荷百祿,重暉并耀難停轂。
元居不寧逝如逐,悲啼負冤生莫卜。
卒顛沈瀾遠昌族,謳訟肇私歸永福,
柔陰慘克咎深速。前睇九山排矗矗,
到今云顏愁可掬。
句
空門今日見張華。
句
九重城闕新天子,萬卷詩書老舍人。
磐石
古寺聳山椒,公堂去不遙。
尋僧忘俗慮,盤道出塵囂。
疏箔卷煙霧,明時望泬漻。
漁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塞上
鳴髇直上一千尺,天靜無風聲更乾。
碧眼胡兒三百騎,盡提金勒向云看。
與侄柳瀛
皇唐二百八十年,柳氏家門世有賢。
出眾文章惟子厚,不群書札獨公權。
本朝事去同灰燼,圣供吾思紹祖先。
感嘆盡應余慶在,今來見汝又堪憐。
袁姬哀辭
彼美袁姬兮,柔芳懿懿。
瑤沈蕣瘁兮,追惟弗洎。
陰質弱卑兮,資陽望貴。
壽康攸遂兮,夭愆所利。
北塞南荒兮,偕行萬里。
寧期不修兮,溘然而逝。
奔服勤劬兮,喪爾母子。
恫毒我懷兮,摧傷骨髓。
高旻孔仁兮,皇適予委。
明知有生兮,亦必有死。
無如奈何兮,情思罔已。
倏焉胡往兮,音容莫寄。
余玩遺香兮,忍孰為視。
桂山嶄嶄兮,翠攢若指。
曷能可忘兮,我心於此。
西流之日兮,東流之水。
瞬息一去兮,終天遠矣。
贈夢英詩
晝光夜魄陰陽祖,五緯天立五行父。
萬靈蕃昌根此樹,剛柔各斗清濁聚。
形類紛然填下土,精英閑見群寧侶。
雄劇唯神時可主,功格無先明競睹。
舍羊犬豬用彪虎,氣包茫昧廓區宇。
刓發披緇心有取,蛻免羈跼脫潛去。
身投西佛學東魯,塵視諸徒飚遠舉。
狂呼飽醉賤今古,公室侯庭迎走戶。
如攀喬柯腰俯僂,搜經抉誥將完補。
聲號大荒鏗簨簴,筆詬斯冰卑爾汝。
戟枝曳陣孰御侮,二十游秦老還楚,
蛟蟠枯泓驥追鼠。停舟湘濆吾與語,
歸返終南恨睽阻。
贈諸進士
今年舉進士,必誰登高第。
孫傳及孫僅,外復有丁謂。
到京見陳訪,好尚同韓洎。
館中諸仙郎,綸閤賢三字。
翰林四主人,列辟群英粹。
奔騰走大名,淜轟天邑沸。
怒浪航斯濟,駿蹄御良轡。
緣險徑梯空,餓腸勞填味。
我何為欣歡,名身苦將悴。
北塞絕戎勛,南荒政遭墜。
焦焦家殫窮,口眾食增累。
雛豝余十輩,業學莫能器。
發白壯心衰,不覺老之至。
跼縮步九衢,羞畏同腐婢。
仰瞻爾數子,吾道終焉寄。
無為忽于予,斯文幸專繼。
【出處】:中華詩詞-全宋詩-柳開
上一篇: 劉皂 | 下一篇: 柳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