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紀,號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遷居江蘇無錫,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歷官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五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罷。多次上疏,陳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愛國民族英雄,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代表作為《六幺令》、《水調歌頭》([一]、[三]、[六])、《水龍吟》(三)、《永遇樂》、《江城子》([二]、[七])、《念奴嬌》([一]、[三])、《雨霖鈴》、《喜遷鶯》(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幺令》以江煙水云歌月以及玉樹疏鐘古寺高樓等背景映襯詞人“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之感古傷今之情懷和“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之堅韌不拔之操守,讀來令人肅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
政和二年(1112)進士及第。五年,任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議論朝政過失,被罷去諫官職事。宣和元年(1119),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內憂外患問題,被宋徽宗趙佶認為議論不合時宜,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
宣和七年七月,李綱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兩路攻宋,完顏宗望(斡離不)所率東路軍直逼宋都開封。
在宋廷一派慌亂情況下,李綱向宋徽宗提出了傳位給太子趙桓,以號召軍民抗金的建議。趙桓(宋欽宗)即位后,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就任親征行營使,負責開封的防御。他率領開封軍民及時完成防御部署,親自登城督戰,擊退金兵。金帥完顏宗望見開封難以強攻,轉而施行誘降之計,宋廷彌漫了屈辱投降的氣氛。李綱因堅決反對向金割地求和,被宋欽宗罷官。由于開封軍民憤怒示威,迫使宋欽宗收回成命,李綱才又被起用。完顏宗望因無力攻破開封,在宋廷答應割讓河北三鎮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二月撤兵。開封守衛戰在李綱組織下獲得勝利。
金兵撤離之后,李綱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誣陷。靖康元年五月,宋廷強令李綱出任河東、河北宣撫使,驅趕他出朝。李綱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撫使徒具空名,無節制軍隊之權。李綱被迫于九月辭職,旋又被加上“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先責建昌軍(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謫夔州(今四川奉節白帝城)。
李綱被貶不久,金兵再次兩路南下圍攻開封。宋欽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綱,任命他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但已無濟于事。當李綱在長沙得知此命時,北宋已經滅亡。
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為利用李綱的聲望,起用他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相)。其時,李綱正在赴開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趕到南京,竭盡思慮,為高宗籌劃重整朝綱,組織抗金,并同高宗周圍的汪伯彥、黃潛善等投降派展開尖銳斗爭。他反對投降,主張“一切罷和議”,嚴懲張邦昌及其他為金兵效勞的宋朝官員,以勵上節。為加強抗金斗爭的力量,他推薦堅決抗戰的老臣宗澤出任東京留守,去開封整修防御設施;又力主設置河北招撫司和河東經制司,支持兩河軍民的抗金斗爭,并推薦張所和傅亮分別任河北招撫使、河東經制副使。他還針對北宋以來軍政腐敗,賞罰不明等情況,頒布了新軍制二十一條,著手整頓軍政,并建議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帥府,實行縱深防御。
李綱整頓軍政的設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撐局面,尚能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張堅決抗金及反對投降活動,卻為宋高宗及汪伯彥、黃潛善所不容。因此,他們又設法驅逐李綱。首先,調李綱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另委黃潛善接任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以牽制李綱。接著,又罷免張所、傅亮,撤銷河北招撫司及河東經制司,蓄意破壞李綱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綱辭職。李綱任宰相僅七十五天,就被驅逐出朝,不久貶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繼又流放到海南島的萬安軍(今廣東儋縣東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獲自由。
建炎四年,李綱回到邵武居住。此后,于紹興二年(1132)二月至紹興三年,任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后改湖南安撫使),又于紹興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雖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關心國事,一再上疏陳述政見,繼續反對屈辱投降,支持岳飛抗金斗爭。紹興十年正月卒。
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于世。其中《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建炎時政記》等,系李綱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時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記錄,是研究這段歷史的寶貴資料。
參考書目
趙效宣:《李綱年譜長編》,香港新亞研究所專刊,1968。
另附其詞集如下
水龍吟·光武戰昆陽
漢家炎運中微,坐令閏位余分據。南陽自有,真人膺歷,龍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驅烏合,塊然當路。想莽軍百萬,旌旗千里,應道是、探囊取。
豁達劉郎大度。對勁敵、安恬無懼。提兵夾擊,聲喧天壞,雷風借助。虎豹哀嗥,戈D23D委地,一時休去。早復收舊物,掃清氛CB4A,作中興主。
念奴嬌·漢武巡朔方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與雄才宏略。獵取天驕馳衛霍,如使鷹鹯驅雀。F7E9戰皋蘭,犁庭龍磧,飲至行勛爵。中華疆盛,坐令夷狄衰弱。
追想當日巡行,勒兵十萬騎,橫臨邊朔。親總貔貅談笑看,黠虜心驚膽落。寄語單于,兩君相見,何苦逃沙漠。英風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
長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莊,索虜豈能吞噬。阿堅百萬南牧,倏忽長驅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容頤指。
奇偉。淝水上,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雅何曾專美。
水龍吟·太宗臨渭上
古來夷狄難馴,射飛擇肉天驕子。唐家建國,北邊雄盛,無如頡利。萬馬崩騰,早旗氈帳,遠臨清渭。向郊原馳突,憑陵倉卒,知戰守、難為計。
須信君王神武。覘虜營、只從七騎。長弓大箭,據鞍詰問,單于非義。戈甲鮮明,旌麾光彩,六軍隨至。悵敵情震駭,魚循鼠伏,請堅盟誓。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鎮,飛揚跋扈。淮蔡雄藩聯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惡相資,潛傷宰輔,誰敢分明語。C849婀群議,共云旄節應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往督全師威令使,擒賊功名歸D44D。半夜銜枚,滿城深雪,忽已亡懸瓠。明堂坐治,中興高映千古。
雨霖鈴·明皇幸西蜀
蛾眉修綠。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百里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聽突騎、鼙鼓聲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輿遠幸匆匆速。奈六軍不發人爭目。明眸皓齒難戀,腸斷處、繡囊猶馥。劍閣崢嶸,何況鈴聲,帶雨相續。謾留與、千古傷神,盡入生綃幅。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
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擾。廟堂折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賴寇公力挽,親行天討。
縹緲。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云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六軍萬姓呼舞,箭發狄酋難保。虜情F274,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
減字木蘭花(讀《神仙傳》)
茫茫云海。方丈蓬壺何處在。擬泛輕舟。一到金鰲背上游。
瓊樓珠室。千歲蟠桃初結實。月冷風清。試倩雙成吸玉笙。
減字木蘭花
龜臺金母。紺發芳容超敻古。絳節霓旌。青鳥傳言若可憑。
瑤池罷宴。零落碧桃香片片。八駿西巡。更有何人繼后塵。
永遇樂·秋夜有感
秋色方濃,好天涼夜,風雨初霽。缺月如鉤,微云半掩,的爍星河碎。爽來軒戶,涼生枕簟,夜永悄然無寐。起徘徊,憑欄凝佇,片時萬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來衰病,坐嘆歲華空逝。往事成塵,新愁似鎖,誰是知心底。五陵蕭瑟,中原杳杳,但有滿襟清淚。燭蘭缸,呼童取酒,且圖徑醉。
望江南·池陽道中
歸去客,迂騎過江鄉。茅店雞聲寒逗月,板橋人跡曉凝霜。
一望楚天長。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簾斜揚日,隔林漁艇靜鳴榔。杳杳下殘陽。
水調歌頭(同德久諸季小飲,出示所作,即席答之)
律呂自相召,韶F324不難諧。致君澤物,古來何世不須才。幸可山林高臥,袖手何妨閑處,醇酒醉朋儕。千里故人駕,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燭,且銜杯。五年離索,誰謂談笑豁幽懷。況我早衰多病,屏跡云山深處,俗客不曾來。此日掃花徑,蓬戶為君開。
水調歌頭(與李致遠、似之、張柔直會飲)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難諧。中年醉飲,多病閑去正當才。長愛蘭亭公子,弋釣溪山娛適,甘旨及朋儕。衰疾臥江海,鷗鳥莫驚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碧天云卷,高掛明月照人懷。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舊抱琴來。尚有一壺酒,當復為君開。
水調歌頭(似之、申伯、叔陽皆作,再次前韻)
物我本虛幻,世事若俳諧。功名富貴,當得須是個般才。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與吾儕。寄語舊猿鶴,不用苦相猜。
醉中適,一杯盡,復一杯。坐間有客,超詣言笑可忘懷。況是清風明月,如會幽人高意,千里自飛來。共笑陶彭澤,空對菊花開。
念奴嬌·中秋獨坐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皓月浮空,人盡道,端的清圓如璧。丹桂扶疏,銀蟾依約,千古佳今夕。寒光委照,有人獨坐秋色。
悵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閑適。誤縛簪纓遭世故,空有當時胸臆。苒苒流年,春鴻秋燕,來往終何益。云山深處,這回真是休息。
感皇恩
九日菊花遲,茱萸卻早。嫩蕊濃香自妍好。一簪華發,只恐西風吹帽。細看還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時,清歡多少。鐵馬臺空但荒草。旅愁如海,須把金尊銷了。暮天秋影碧,云如掃。
漁家傲(九月將盡,菊花始有開者)
木落霜清秋色霽。菊苞漸吐金英碎。佳節不隨東去水。誰得會。黃花開日重陽至。
三徑舊栽煙水外。故園凝望空流淚。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滿滿從教醉。
水調歌頭(和李似之橫山對月)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壺冰。高樓對月,天上宮殿不曾扃。散下凄然風露,影照江山如晝,渾覺俗緣輕。弋者欲何慕,鴻羽正冥冥。
世間法,唯此事,最堪憑。太虛心量,聊假梨棗制頹齡。但使心安身健,靜看草根泉際,吟蚓與飛螢。一坐小千劫,無念契無生。
江城子·新酒初熟
老饕嗜酒若鴟夷。揀珠璣。自蒸炊。篘盡云腴,浮蟻在瑤卮。有客相過同一醉,無客至,獨中之。
麹生風味有誰知。豁心脾。展愁眉。玉頰紅潮,還似少年時。醉倒不知天地大,渾忘卻,是和非。
江城子·九日與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煙霄。見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濤。回首中原何處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綻菊方苞。左傾醪。右持螯。莫把閑愁,空使寸心勞。會取八荒皆我室,隨節物,且游遨。
感皇恩·枕上
西閣夜初寒,爐煙輕裊。竹枕C623衾素屏小。片時清夢,又被木魚驚覺。半窗殘月影,天將曉。
幻境去來,膠膠擾擾。追想平生發孤笑。壯懷消散,盡付敗荷衰草。個中還得趣,從他老。
望江南
新閣就,向日借清光。廣廈生風非我志,小窗容膝正相當。聊此傲羲皇。
狨尾拂,高掛木繩床。老病維摩誰問疾,散花天女為焚香。恰好細商量。
望江南
新酒熟,云液滿香篘。溜溜清聲歸小甕,溫溫玉色照瓷甌。飲興浩難收。
嘉客至,一酌散千憂。顧我老方齊物論,與君同作醉鄉游。萬事總休休。
望江南
新雨足,一夜滿南塘。禾更稻向成初吐秀,芰荷雖敗尚余香。爽氣入軒窗。
澄霽后,遠岫更青蒼。兩部蛙聲鳴鼓吹,一天星月浸光铓。秋色陡凄涼。
望江南
新月出,清影尚蒼茫。學扇欲生青海上,如鉤先掛碧霄傍。星斗煥文章。
林下客,把酒挹孤光。斟酌嫦娥憐我老,故窺書幌照人床。此意自難忘。
江城子·瀑布
琉璃滑處玉花飛。濺珠璣。噴霏微。誰遣銀河,一派九天垂。昨夜白虹來澗飲,留不去,許多時。
幽人獨坐石嵚B539。賞清奇。濯漣漪。不怕深沈,潭底有蛟螭。DA42洞但聞金石奏,猿鳥樂,共忘歸。
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
華清賜浴。寶甃溫泉澆膩玉。笑靨開時。一騎紅塵獻荔枝。
明珠乍剖。自擘輕紅香滿手。錦襪羅囊。猶瘞當年驛路旁。
減字木蘭花
仙姝麗絕。被服紅綃膚玉雪。火齊堆盤。常得楊妃帶笑看。
勞生重馬。遠貢長為千古話。林下甘芳。卻準幽人饜飫嘗。
丑奴兒·木犀
幽芳不為春光發,直待秋風。直待秋風。香比余花分外濃。
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B53B。吹動瓏B53B。恰似瑤臺月下逢。
丑奴兒
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長。
玉壺貯水花難老,凈幾明窗。凈幾明窗。褪下殘英蔌蔌黃。
江城子
去年九日在衡陽。滿林霜。俯瀟湘。回雁峰頭,依約雁南翔。遙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
今年佳節幸相將。陟層岡。舉華觴。地暖風和,猶未菊開黃。此會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水調歌頭·李太白畫象
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云。開元有道,聊復乘興一來賓。天子呼來方醉,灑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龍巾。詞翰不加點,歌闋滿宮春。
筆風雨,心錦繡,極清新。大兒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不識將軍高貴,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載已仙去,圖象聳風神。
水龍吟(次韻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還閩中)
際天云海無涯,徑從一葉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風穩,何嘗有颶。鱗甲千山,笙鏞群籟,了無遮護。笑讀君佳闋,追尋往事,須信道、忘來去。
聞說釣鯨公子,為才名、鶚書交舉。高懷淡泊,柏臺蘭省,留連莫住。萬里閩山,不從海道,寄聲何處。悵七年契闊,無因握手,與開懷語。
水龍吟(上巳日出郊,呈知宗安撫、張參、觀文汪相二首)
莫春清淑之初,賞心最樂惟修禊。蘭亭序飲,泛觴流詠,蕭然適意。舊弼宗英,文章賢牧,肯臨坰外。向碧山深處,尋花問柳,有佳氣、隨旌旆。
寥落幽人寓止。借僧園、繚云縈水。栽花種竹,鑿池開徑,淵明豈愧。美景良辰,玉顏方老,欲留何計。對殘紅嫩綠,開懷笑語,且須同醉。
水調歌頭(前題)
花徑不曾掃,蓬戶為君開。元戎小隊,清曉佳客與同來。我為衰遲多病,且恁澆花藝藥,隨分葺池臺。多謝故人意,迂訪白云隈。
暮春月,修禊事,會蘭齋。一觴一詠,何愧當日暢幽懷。況是茂林修竹,映帶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勿復嘆陳跡,且為醉金杯。
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館,與道士泛月而歸)
武夷山里一溪橫。晚風清。斷霞明。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仙跡靈蹤知幾許,霞明。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仙跡靈蹤知幾許,云縹緲,石崢嶸。
羽人同載小舟輕。玉壺傾。薦芳馨。酣飲高歌,時作步虛聲。一夢游仙非偶爾,回棹遠,翠煙凝。
江城子(池陽泛舟作)
春來江上打頭風。吼層空。卷飛蓬。多少云濤,雪浪暮江中。早是客情多感慨,煙漠漠,雨蒙蒙。
梁溪只在太湖東。長兒童。學龐翁。誰信家書,三月不曾通。見說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羨歸鴻。
江城子
曉來江口轉南風。靜煙空。整云蓬。滿眼高帆,隱映畫圖中。嘔軋數聲離岸艫,云暗淡,雪溟蒙。
扁舟歸去五湖東。狎樵童。侶漁翁。不管人間,榮辱與窮通。試作五噫歌漢室,從隱遁,作梁鴻。
望江南·過分水嶺
征騎遠,千里別沙陽。泛碧齋傍凝翠閣,棲云寺里印心堂。回首意茫茫。
分水嶺,煙雨正凄涼。南望甌閩連海嶠,北歸吳越過江鄉。極目暮云長。
望江南
云嶺水,南北自分流。觸目瀾翻飛雪浪,赴溪盤屈轉瓊鉤。嗚咽不勝愁。
歸去客,征騎遠閩州。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陸冷光浮。還攬舊貂裘。
望江南
日下,蓑笠老江湖。”今蒙恩北歸當踐斯言,因作漁父四時詞以道意,調寄望江南
云棹遠,南浦綠波春。日暖風和初解凍,餌香竿裊好垂綸。一釣得金鱗。
風乍起,吹皺碧淵淪。紅膾斫來龍更美,白醪酤得旨兼醇。一醉武陵人。
望江南
清晝永,幽致夏來多。遠岸參差風揚柳,平湖清淺露翻荷。移棹釣煙波。
涼一霎,飛雨灑輕蓑。滿眼生涯千頃浪,放懷樂事一聲歌。不醉欲如何。
望江南
煙艇穩,浦溆正清秋。風細波平宜進楫,月明江靜好沈鉤。橫笛起汀洲。
鱸鱖美,新釀蟻醅浮。休問六朝興廢事,白萍紅蓼正凝愁。千古一漁舟。
望江南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B271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歌沈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高樓誰設。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喜遷鶯(自池陽泛舟)
江天霜曉。對萬頃雪浪,云濤氵彌渺遠岫參差,煙樹微茫,閱盡往來人老。淺沙別浦極望,滿目余霞殘照。暮云斂,放一輪明月,窺人懷抱。
杳杳。千里恨,玉人一別,夢斷無音耗。手捻江梅,枝頭春信,欲寄算應難到。畫船片帆浮碧,更值風高波浩。幾時得向尊前,銷卻許多煩惱。
喜遷鶯(塞上詞)
邊城寒早。對漠漠暮秋,霜風煙草。戰□長閑,刁斗無聲,空使荷戈人老。隴頭立馬極目,萬里長城古道。感懷處,問仲宣云樂,從軍多少。
縹緲云嶺外,夕烽一點,塞上傳光小。玉帳尊罍,青油談笑,肯把壯懷銷了。畫樓數聲殘角,吹徹梅花霜曉。愿歲歲靜煙塵,羌虜常修鄰好。
一翦梅
數點梅花玉雪嬌。煙水籬邊,蘭裊青梢。橫斜疏影月黃昏,誰使天香,暗淡飄飄。
半醉佳人酒未消。賓髻偏時,插更斜裊。尊前還唱早梅詞,瓊醑何如,□□□□。
玉蝴蝶
萬古秣陵江國,艤舟煙岸,千里云林。故壘高樓,凝望遠水遙岑。景陽鐘、那聞舊響,玉樹唱、空有余音。感春心。六朝遺事,蕭索難尋。
甘泉法從弟兄芝玉,顧我情深契闊相思,豈知今日共登臨。對尊俎、休辭痛飲,傷志節、須且高吟。柳搖金。斷霞輕靄,殘照西沈。
水龍吟(次韻和質夫、子瞻楊花詞)
晚春天氣融和,乍驚密雪煙空墜。因風飄蕩,千門萬戶,牽情惹思。青眼初開,翠眉才展,小園長閉。又誰知化作,瓊花玉屑,共榆莢、漫天起。
深院美人慵困,亂云鬟、盡從妝綴。小廊回處,氍毹重疊,輕拈卻碎。飛入樓臺,舞穿簾幕,總歸流水。悵青春又過,年年此恨,滿東風淚。
政和二年(1112)進士及第。五年,任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議論朝政過失,被罷去諫官職事。宣和元年(1119),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內憂外患問題,被宋徽宗趙佶認為議論不合時宜,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
宣和七年七月,李綱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兩路攻宋,完顏宗望(斡離不)所率東路軍直逼宋都開封。
在宋廷一派慌亂情況下,李綱向宋徽宗提出了傳位給太子趙桓,以號召軍民抗金的建議。趙桓(宋欽宗)即位后,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就任親征行營使,負責開封的防御。他率領開封軍民及時完成防御部署,親自登城督戰,擊退金兵。金帥完顏宗望見開封難以強攻,轉而施行誘降之計,宋廷彌漫了屈辱投降的氣氛。李綱因堅決反對向金割地求和,被宋欽宗罷官。由于開封軍民憤怒示威,迫使宋欽宗收回成命,李綱才又被起用。完顏宗望因無力攻破開封,在宋廷答應割讓河北三鎮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二月撤兵。開封守衛戰在李綱組織下獲得勝利。
金兵撤離之后,李綱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誣陷。靖康元年五月,宋廷強令李綱出任河東、河北宣撫使,驅趕他出朝。李綱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撫使徒具空名,無節制軍隊之權。李綱被迫于九月辭職,旋又被加上“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先責建昌軍(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謫夔州(今四川奉節白帝城)。
李綱被貶不久,金兵再次兩路南下圍攻開封。宋欽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綱,任命他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但已無濟于事。當李綱在長沙得知此命時,北宋已經滅亡。
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為利用李綱的聲望,起用他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相)。其時,李綱正在赴開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趕到南京,竭盡思慮,為高宗籌劃重整朝綱,組織抗金,并同高宗周圍的汪伯彥、黃潛善等投降派展開尖銳斗爭。他反對投降,主張“一切罷和議”,嚴懲張邦昌及其他為金兵效勞的宋朝官員,以勵上節。為加強抗金斗爭的力量,他推薦堅決抗戰的老臣宗澤出任東京留守,去開封整修防御設施;又力主設置河北招撫司和河東經制司,支持兩河軍民的抗金斗爭,并推薦張所和傅亮分別任河北招撫使、河東經制副使。他還針對北宋以來軍政腐敗,賞罰不明等情況,頒布了新軍制二十一條,著手整頓軍政,并建議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帥府,實行縱深防御。
李綱整頓軍政的設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撐局面,尚能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張堅決抗金及反對投降活動,卻為宋高宗及汪伯彥、黃潛善所不容。因此,他們又設法驅逐李綱。首先,調李綱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另委黃潛善接任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以牽制李綱。接著,又罷免張所、傅亮,撤銷河北招撫司及河東經制司,蓄意破壞李綱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綱辭職。李綱任宰相僅七十五天,就被驅逐出朝,不久貶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繼又流放到海南島的萬安軍(今廣東儋縣東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獲自由。
建炎四年,李綱回到邵武居住。此后,于紹興二年(1132)二月至紹興三年,任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后改湖南安撫使),又于紹興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雖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關心國事,一再上疏陳述政見,繼續反對屈辱投降,支持岳飛抗金斗爭。紹興十年正月卒。
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于世。其中《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建炎時政記》等,系李綱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時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記錄,是研究這段歷史的寶貴資料。
參考書目
趙效宣:《李綱年譜長編》,香港新亞研究所專刊,1968。
另附其詞集如下
水龍吟·光武戰昆陽
漢家炎運中微,坐令閏位余分據。南陽自有,真人膺歷,龍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驅烏合,塊然當路。想莽軍百萬,旌旗千里,應道是、探囊取。
豁達劉郎大度。對勁敵、安恬無懼。提兵夾擊,聲喧天壞,雷風借助。虎豹哀嗥,戈D23D委地,一時休去。早復收舊物,掃清氛CB4A,作中興主。
念奴嬌·漢武巡朔方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與雄才宏略。獵取天驕馳衛霍,如使鷹鹯驅雀。F7E9戰皋蘭,犁庭龍磧,飲至行勛爵。中華疆盛,坐令夷狄衰弱。
追想當日巡行,勒兵十萬騎,橫臨邊朔。親總貔貅談笑看,黠虜心驚膽落。寄語單于,兩君相見,何苦逃沙漠。英風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
長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莊,索虜豈能吞噬。阿堅百萬南牧,倏忽長驅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容頤指。
奇偉。淝水上,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雅何曾專美。
水龍吟·太宗臨渭上
古來夷狄難馴,射飛擇肉天驕子。唐家建國,北邊雄盛,無如頡利。萬馬崩騰,早旗氈帳,遠臨清渭。向郊原馳突,憑陵倉卒,知戰守、難為計。
須信君王神武。覘虜營、只從七騎。長弓大箭,據鞍詰問,單于非義。戈甲鮮明,旌麾光彩,六軍隨至。悵敵情震駭,魚循鼠伏,請堅盟誓。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鎮,飛揚跋扈。淮蔡雄藩聯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惡相資,潛傷宰輔,誰敢分明語。C849婀群議,共云旄節應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往督全師威令使,擒賊功名歸D44D。半夜銜枚,滿城深雪,忽已亡懸瓠。明堂坐治,中興高映千古。
雨霖鈴·明皇幸西蜀
蛾眉修綠。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百里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聽突騎、鼙鼓聲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輿遠幸匆匆速。奈六軍不發人爭目。明眸皓齒難戀,腸斷處、繡囊猶馥。劍閣崢嶸,何況鈴聲,帶雨相續。謾留與、千古傷神,盡入生綃幅。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
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擾。廟堂折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賴寇公力挽,親行天討。
縹緲。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云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六軍萬姓呼舞,箭發狄酋難保。虜情F274,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
減字木蘭花(讀《神仙傳》)
茫茫云海。方丈蓬壺何處在。擬泛輕舟。一到金鰲背上游。
瓊樓珠室。千歲蟠桃初結實。月冷風清。試倩雙成吸玉笙。
減字木蘭花
龜臺金母。紺發芳容超敻古。絳節霓旌。青鳥傳言若可憑。
瑤池罷宴。零落碧桃香片片。八駿西巡。更有何人繼后塵。
永遇樂·秋夜有感
秋色方濃,好天涼夜,風雨初霽。缺月如鉤,微云半掩,的爍星河碎。爽來軒戶,涼生枕簟,夜永悄然無寐。起徘徊,憑欄凝佇,片時萬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來衰病,坐嘆歲華空逝。往事成塵,新愁似鎖,誰是知心底。五陵蕭瑟,中原杳杳,但有滿襟清淚。燭蘭缸,呼童取酒,且圖徑醉。
望江南·池陽道中
歸去客,迂騎過江鄉。茅店雞聲寒逗月,板橋人跡曉凝霜。
一望楚天長。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簾斜揚日,隔林漁艇靜鳴榔。杳杳下殘陽。
水調歌頭(同德久諸季小飲,出示所作,即席答之)
律呂自相召,韶F324不難諧。致君澤物,古來何世不須才。幸可山林高臥,袖手何妨閑處,醇酒醉朋儕。千里故人駕,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燭,且銜杯。五年離索,誰謂談笑豁幽懷。況我早衰多病,屏跡云山深處,俗客不曾來。此日掃花徑,蓬戶為君開。
水調歌頭(與李致遠、似之、張柔直會飲)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難諧。中年醉飲,多病閑去正當才。長愛蘭亭公子,弋釣溪山娛適,甘旨及朋儕。衰疾臥江海,鷗鳥莫驚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碧天云卷,高掛明月照人懷。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舊抱琴來。尚有一壺酒,當復為君開。
水調歌頭(似之、申伯、叔陽皆作,再次前韻)
物我本虛幻,世事若俳諧。功名富貴,當得須是個般才。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與吾儕。寄語舊猿鶴,不用苦相猜。
醉中適,一杯盡,復一杯。坐間有客,超詣言笑可忘懷。況是清風明月,如會幽人高意,千里自飛來。共笑陶彭澤,空對菊花開。
念奴嬌·中秋獨坐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皓月浮空,人盡道,端的清圓如璧。丹桂扶疏,銀蟾依約,千古佳今夕。寒光委照,有人獨坐秋色。
悵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閑適。誤縛簪纓遭世故,空有當時胸臆。苒苒流年,春鴻秋燕,來往終何益。云山深處,這回真是休息。
感皇恩
九日菊花遲,茱萸卻早。嫩蕊濃香自妍好。一簪華發,只恐西風吹帽。細看還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時,清歡多少。鐵馬臺空但荒草。旅愁如海,須把金尊銷了。暮天秋影碧,云如掃。
漁家傲(九月將盡,菊花始有開者)
木落霜清秋色霽。菊苞漸吐金英碎。佳節不隨東去水。誰得會。黃花開日重陽至。
三徑舊栽煙水外。故園凝望空流淚。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滿滿從教醉。
水調歌頭(和李似之橫山對月)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壺冰。高樓對月,天上宮殿不曾扃。散下凄然風露,影照江山如晝,渾覺俗緣輕。弋者欲何慕,鴻羽正冥冥。
世間法,唯此事,最堪憑。太虛心量,聊假梨棗制頹齡。但使心安身健,靜看草根泉際,吟蚓與飛螢。一坐小千劫,無念契無生。
江城子·新酒初熟
老饕嗜酒若鴟夷。揀珠璣。自蒸炊。篘盡云腴,浮蟻在瑤卮。有客相過同一醉,無客至,獨中之。
麹生風味有誰知。豁心脾。展愁眉。玉頰紅潮,還似少年時。醉倒不知天地大,渾忘卻,是和非。
江城子·九日與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煙霄。見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濤。回首中原何處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綻菊方苞。左傾醪。右持螯。莫把閑愁,空使寸心勞。會取八荒皆我室,隨節物,且游遨。
感皇恩·枕上
西閣夜初寒,爐煙輕裊。竹枕C623衾素屏小。片時清夢,又被木魚驚覺。半窗殘月影,天將曉。
幻境去來,膠膠擾擾。追想平生發孤笑。壯懷消散,盡付敗荷衰草。個中還得趣,從他老。
望江南
新閣就,向日借清光。廣廈生風非我志,小窗容膝正相當。聊此傲羲皇。
狨尾拂,高掛木繩床。老病維摩誰問疾,散花天女為焚香。恰好細商量。
望江南
新酒熟,云液滿香篘。溜溜清聲歸小甕,溫溫玉色照瓷甌。飲興浩難收。
嘉客至,一酌散千憂。顧我老方齊物論,與君同作醉鄉游。萬事總休休。
望江南
新雨足,一夜滿南塘。禾更稻向成初吐秀,芰荷雖敗尚余香。爽氣入軒窗。
澄霽后,遠岫更青蒼。兩部蛙聲鳴鼓吹,一天星月浸光铓。秋色陡凄涼。
望江南
新月出,清影尚蒼茫。學扇欲生青海上,如鉤先掛碧霄傍。星斗煥文章。
林下客,把酒挹孤光。斟酌嫦娥憐我老,故窺書幌照人床。此意自難忘。
江城子·瀑布
琉璃滑處玉花飛。濺珠璣。噴霏微。誰遣銀河,一派九天垂。昨夜白虹來澗飲,留不去,許多時。
幽人獨坐石嵚B539。賞清奇。濯漣漪。不怕深沈,潭底有蛟螭。DA42洞但聞金石奏,猿鳥樂,共忘歸。
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
華清賜浴。寶甃溫泉澆膩玉。笑靨開時。一騎紅塵獻荔枝。
明珠乍剖。自擘輕紅香滿手。錦襪羅囊。猶瘞當年驛路旁。
減字木蘭花
仙姝麗絕。被服紅綃膚玉雪。火齊堆盤。常得楊妃帶笑看。
勞生重馬。遠貢長為千古話。林下甘芳。卻準幽人饜飫嘗。
丑奴兒·木犀
幽芳不為春光發,直待秋風。直待秋風。香比余花分外濃。
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B53B。吹動瓏B53B。恰似瑤臺月下逢。
丑奴兒
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長。
玉壺貯水花難老,凈幾明窗。凈幾明窗。褪下殘英蔌蔌黃。
江城子
去年九日在衡陽。滿林霜。俯瀟湘。回雁峰頭,依約雁南翔。遙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
今年佳節幸相將。陟層岡。舉華觴。地暖風和,猶未菊開黃。此會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水調歌頭·李太白畫象
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云。開元有道,聊復乘興一來賓。天子呼來方醉,灑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龍巾。詞翰不加點,歌闋滿宮春。
筆風雨,心錦繡,極清新。大兒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不識將軍高貴,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載已仙去,圖象聳風神。
水龍吟(次韻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還閩中)
際天云海無涯,徑從一葉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風穩,何嘗有颶。鱗甲千山,笙鏞群籟,了無遮護。笑讀君佳闋,追尋往事,須信道、忘來去。
聞說釣鯨公子,為才名、鶚書交舉。高懷淡泊,柏臺蘭省,留連莫住。萬里閩山,不從海道,寄聲何處。悵七年契闊,無因握手,與開懷語。
水龍吟(上巳日出郊,呈知宗安撫、張參、觀文汪相二首)
莫春清淑之初,賞心最樂惟修禊。蘭亭序飲,泛觴流詠,蕭然適意。舊弼宗英,文章賢牧,肯臨坰外。向碧山深處,尋花問柳,有佳氣、隨旌旆。
寥落幽人寓止。借僧園、繚云縈水。栽花種竹,鑿池開徑,淵明豈愧。美景良辰,玉顏方老,欲留何計。對殘紅嫩綠,開懷笑語,且須同醉。
水調歌頭(前題)
花徑不曾掃,蓬戶為君開。元戎小隊,清曉佳客與同來。我為衰遲多病,且恁澆花藝藥,隨分葺池臺。多謝故人意,迂訪白云隈。
暮春月,修禊事,會蘭齋。一觴一詠,何愧當日暢幽懷。況是茂林修竹,映帶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勿復嘆陳跡,且為醉金杯。
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館,與道士泛月而歸)
武夷山里一溪橫。晚風清。斷霞明。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仙跡靈蹤知幾許,霞明。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仙跡靈蹤知幾許,云縹緲,石崢嶸。
羽人同載小舟輕。玉壺傾。薦芳馨。酣飲高歌,時作步虛聲。一夢游仙非偶爾,回棹遠,翠煙凝。
江城子(池陽泛舟作)
春來江上打頭風。吼層空。卷飛蓬。多少云濤,雪浪暮江中。早是客情多感慨,煙漠漠,雨蒙蒙。
梁溪只在太湖東。長兒童。學龐翁。誰信家書,三月不曾通。見說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羨歸鴻。
江城子
曉來江口轉南風。靜煙空。整云蓬。滿眼高帆,隱映畫圖中。嘔軋數聲離岸艫,云暗淡,雪溟蒙。
扁舟歸去五湖東。狎樵童。侶漁翁。不管人間,榮辱與窮通。試作五噫歌漢室,從隱遁,作梁鴻。
望江南·過分水嶺
征騎遠,千里別沙陽。泛碧齋傍凝翠閣,棲云寺里印心堂。回首意茫茫。
分水嶺,煙雨正凄涼。南望甌閩連海嶠,北歸吳越過江鄉。極目暮云長。
望江南
云嶺水,南北自分流。觸目瀾翻飛雪浪,赴溪盤屈轉瓊鉤。嗚咽不勝愁。
歸去客,征騎遠閩州。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陸冷光浮。還攬舊貂裘。
望江南
日下,蓑笠老江湖。”今蒙恩北歸當踐斯言,因作漁父四時詞以道意,調寄望江南
云棹遠,南浦綠波春。日暖風和初解凍,餌香竿裊好垂綸。一釣得金鱗。
風乍起,吹皺碧淵淪。紅膾斫來龍更美,白醪酤得旨兼醇。一醉武陵人。
望江南
清晝永,幽致夏來多。遠岸參差風揚柳,平湖清淺露翻荷。移棹釣煙波。
涼一霎,飛雨灑輕蓑。滿眼生涯千頃浪,放懷樂事一聲歌。不醉欲如何。
望江南
煙艇穩,浦溆正清秋。風細波平宜進楫,月明江靜好沈鉤。橫笛起汀洲。
鱸鱖美,新釀蟻醅浮。休問六朝興廢事,白萍紅蓼正凝愁。千古一漁舟。
望江南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B271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歌沈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高樓誰設。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喜遷鶯(自池陽泛舟)
江天霜曉。對萬頃雪浪,云濤氵彌渺遠岫參差,煙樹微茫,閱盡往來人老。淺沙別浦極望,滿目余霞殘照。暮云斂,放一輪明月,窺人懷抱。
杳杳。千里恨,玉人一別,夢斷無音耗。手捻江梅,枝頭春信,欲寄算應難到。畫船片帆浮碧,更值風高波浩。幾時得向尊前,銷卻許多煩惱。
喜遷鶯(塞上詞)
邊城寒早。對漠漠暮秋,霜風煙草。戰□長閑,刁斗無聲,空使荷戈人老。隴頭立馬極目,萬里長城古道。感懷處,問仲宣云樂,從軍多少。
縹緲云嶺外,夕烽一點,塞上傳光小。玉帳尊罍,青油談笑,肯把壯懷銷了。畫樓數聲殘角,吹徹梅花霜曉。愿歲歲靜煙塵,羌虜常修鄰好。
一翦梅
數點梅花玉雪嬌。煙水籬邊,蘭裊青梢。橫斜疏影月黃昏,誰使天香,暗淡飄飄。
半醉佳人酒未消。賓髻偏時,插更斜裊。尊前還唱早梅詞,瓊醑何如,□□□□。
玉蝴蝶
萬古秣陵江國,艤舟煙岸,千里云林。故壘高樓,凝望遠水遙岑。景陽鐘、那聞舊響,玉樹唱、空有余音。感春心。六朝遺事,蕭索難尋。
甘泉法從弟兄芝玉,顧我情深契闊相思,豈知今日共登臨。對尊俎、休辭痛飲,傷志節、須且高吟。柳搖金。斷霞輕靄,殘照西沈。
水龍吟(次韻和質夫、子瞻楊花詞)
晚春天氣融和,乍驚密雪煙空墜。因風飄蕩,千門萬戶,牽情惹思。青眼初開,翠眉才展,小園長閉。又誰知化作,瓊花玉屑,共榆莢、漫天起。
深院美人慵困,亂云鬟、盡從妝綴。小廊回處,氍毹重疊,輕拈卻碎。飛入樓臺,舞穿簾幕,總歸流水。悵青春又過,年年此恨,滿東風淚。
上一篇: 魯迅 | 下一篇: 李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