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李端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江西金?
出生年月:1890年
犧牲日期:1916年3月
幼年喪父,靠祖母撫育成人。最初肄業于南昌私立大同中學。校長周鹿蘋見其體格強壯,有大志,送往上海體育專門學校學習,肄業后回江西,正趕上武昌起義,又去武漢投軍,任鄂軍敢死隊長職務。陽夏戰斗,傷一腿,退居后方醫院養傷。南北議和后回江西,歷任省立農業專門學校、第一師范學校、第二中學校體育教員。并以個人工資收入資助大同中學。湖口起義失敗后,他一面與陳英士通消息;一面在贛廣結同志,準備聲援,設機關于大同中學和啟智貧兒小學兩處。內聯北洋軍閥干部及陸軍步兵第二十四團,外聯紅會純正分子。不久被人告密于1916年2月2日晨被捕。審訊時,慷慨陳詞,英勇不屈。3月就義于南營坊小校廠。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江西金?
出生年月:1890年
犧牲日期:1916年3月
幼年喪父,靠祖母撫育成人。最初肄業于南昌私立大同中學。校長周鹿蘋見其體格強壯,有大志,送往上海體育專門學校學習,肄業后回江西,正趕上武昌起義,又去武漢投軍,任鄂軍敢死隊長職務。陽夏戰斗,傷一腿,退居后方醫院養傷。南北議和后回江西,歷任省立農業專門學校、第一師范學校、第二中學校體育教員。并以個人工資收入資助大同中學。湖口起義失敗后,他一面與陳英士通消息;一面在贛廣結同志,準備聲援,設機關于大同中學和啟智貧兒小學兩處。內聯北洋軍閥干部及陸軍步兵第二十四團,外聯紅會純正分子。不久被人告密于1916年2月2日晨被捕。審訊時,慷慨陳詞,英勇不屈。3月就義于南營坊小校廠。
上一篇: 李德潤 | 下一篇: 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