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223——262年或者224——263年)
嵇康,字叔夜。今安徽宿州市人.史稱嵇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授,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莊,老.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均見<晉書>本傳)年四十,為晉文帝所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文學家,思想家與音樂家,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音律。創作有《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合稱“嵇氏四弄”,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隋煬帝曾把“九弄”作為科舉取士的條件之一。其留下的“廣陵絕響”的典故被后世傳為佳話,《廣陵散》更是成為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他的《聲無哀樂論》《與山巨源絕交書》《琴賦》《養生論》等作品亦是千秋相傳的名篇。
嵇康,字叔夜。今安徽宿州市人.史稱嵇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授,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莊,老.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均見<晉書>本傳)年四十,為晉文帝所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文學家,思想家與音樂家,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音律。創作有《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合稱“嵇氏四弄”,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隋煬帝曾把“九弄”作為科舉取士的條件之一。其留下的“廣陵絕響”的典故被后世傳為佳話,《廣陵散》更是成為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他的《聲無哀樂論》《與山巨源絕交書》《琴賦》《養生論》等作品亦是千秋相傳的名篇。
上一篇: 蔣超 | 下一篇: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