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防,生卒年不詳,字子徵,一作子微。義興(今江蘇宜興)人。元和中,官右拾遺。元和中,蔣防作《□上鷹》詩說:“幾欲高飛天上去,誰人為解綠絲絳。”李紳識其意,與元稹共薦之(《舊唐書•龐嚴傳》)。長慶元年(821),自右補闕充翰林學士。二年,加司封員外郎。三年,加知制誥。四年,李紳被逐,蔣防亦貶為汀州刺史不久改連州刺史。集一卷,今存詩十二首。
唐代傳奇小說《霍小玉傳》為其代表作。《霍小玉傳》是一部愛情悲劇,也是中唐傳奇的壓卷之作。蔣防善詩文,但他之所以留名于文學史,卻主要緣于《霍小玉傳》這篇杰作。小說中的霍小玉是作者描寫最生動、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她原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小玉終被眾兄弟趕出王府,淪為妓女。她與出身名門望族的隴西才子李益歡會之初,即已從以往的遭遇預感到自己“一旦色衰,恩移情替”的命運,因此“極歡之際,不覺悲至”,只求與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而后任他“妙選高門,以諧秦晉”,自己則甘愿出家為尼。然而,殘酷的現實很快粉碎了她的幻想,使她連這樣一點微小的希望也難以實現。曾發誓要與小玉“死生以之”的李益一回到家就背信棄約,選聘甲族盧氏這妻。小玉相思成疾,百般設法以求一見,李益總是避不見面。最后一黃衫豪士“怒生之薄行”,將李益強拉到小玉處,小玉悲憤交集,怒斥李益:
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慈母在堂,不能供養;綺羅弦管,從此永休。征痛黃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后,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
這段義正詞嚴的血淚控訴和強烈的復仇意緒,表現了一個備受欺凌的弱女子臨終前最大程度的憤怒和反抗。至此,小玉性格中的溫柔多情、清醒冷靜已為堅韌剛烈所取代,但這堅韌剛烈中卻滲透了無比的凄怨。小說寫她說完這段話后,“乃引左手握生臂,擲杯于地,長慟號哭數聲而絕”。這是悲劇的終點,也是悲劇的高潮,它展示給人們的,不只是一個多情女子的香消玉殞,不只是李益之流的卑鄙無恥,而且是整個封建等級制度的丑惡和封建禮教的殘酷。
這是一篇妙于敘述和描寫的優秀作品,作者善于選擇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心態的典型場景,用飽含感情色彩的語言加以精細的描寫和刻畫,從李益與霍小玉的初會、兩次立誓到李的背約、二人的最后想見,無不婉曲深細,妙筆傳神。即使對李益這一負心人物,作者也沒作簡單化處理,而是通過對具體情事的敘述描寫,著力于揭示他在個人意志和家長權威對立中的內心矛盾和痛苦,寫出他由重情到薄情、絕情,絕情后仍復有情的兩重性格,既令人感到真實可信,又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此外,小說在語言的運用、氣氛的渲染、枝節的穿插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誠如明人胡應麟所說:“唐人小說紀閨閣事,綽有情致,此篇尤為唐人最精彩之傳奇,故傳育弗衰。”(《少室山房筆叢》)
上一篇: 焦郁 | 下一篇: 景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