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成(1288~1362)字元鎮,號存存子,秋聲子,學齋先生。邵武(今屬閩北光澤縣虎塘村上井自然村)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二年,年七十五歲。他與黃清老(邵武故縣人)被后人并稱為“詩人二黃”。
據清版《光澤縣志》等有關史料記載,他自幼篤志力學,刻苦攻讀,博覽群書,打下了堅實的經史詩文基礎。由于受傳統儒學思想的影響,也希望通過讀書出仕,為國為民一展抱負。有“吉日有遠行,我行志四方”“大鵬發天池,摶風起翱翔”詩句,表明當時的心境。可是事與愿違,延祐年間,他先后二次赴試落第,這對他打擊很大。從此心灰意懶,無意功名,向往大自然和隱居生活。于是離開家鄉,“歷游江楚名山,周流燕趙齊魯之墟”達10余年,沿路寫下大量的詩作,到處流傳。最后坐船“浮海而返”回到家鄉,筑室鄰縣邵武城南,號“南田耕舍”,定居下來。以圣賢道學自勵,專心著書寫詩,過著隱居的生活。朝廷聞其賢名,“部使者屢薦之,不就”,一直不肯出來做官。文宗天歷三年,又薦他任江西路儒學提舉,命剛下而卒,年六十有五。朝廷集賢院謚號“貞文處士”。
鎮成著有秋聲集四卷,尚書通考十卷,被收入《四庫全書》中,時人和后人將他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和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相比,被譽為“山水田園詩人”。《元詩紀事》評曰:“元季詞人輩出,而邵武有黃鎮成,詩多奇警。秋聲集十卷,佳句疊出,如云云。惜梨棗朽腐,鮮有睹其全篇者。”
上一篇: 黃庭堅 | 下一篇: 何紹基 |